无锡天一中医医院慈溪太后的养生第一药——神药茯苓


相传在慈溪太后46岁的时候 , 她的身体出现了不想吃东西 , 便溏 , 恶心等情况 , 众御医们来会诊 , 被她开了一个方子 , 建议慈溪来服用明代所研制的八仙糕 。 八仙糕是由茯苓莲子芡实等 , 加上糯米粳米白糖蜂蜜制作而成 , 外表雪白 , 薄如棉纸 , 而且中间加了一些松子仁儿等 , 还有一些蜜饯馅儿 , 香美可口 。 慈溪服用数日后 , 食欲改变了 , 便溏消失了 , 精神也好了 , 从此以后慈溪一直把八仙糕作为食品常吃 , 常用 。

无锡天一中医医院慈溪太后的养生第一药——神药茯苓
本文插图

除了慈溪自己食用外 , 还用此糕点赏赐大臣 。 直到清末 , 清香可口又补益养生的八仙糕、茯苓饼传到了民间 , 现在 , 在我们北京 , 茯苓饼已经成为了北京的名特产 , 一直延传至今盛销不减 。
从公布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清宫医案统计 , 慈溪内服的13个长寿、补益方中 , 使用药物多达64种 , 而使用频率超过45%的仅有6味 , 其中茯苓最高 , 达78% , 为慈溪补药之首 。 历代文家医家对茯苓也是情有独钟

无锡天一中医医院慈溪太后的养生第一药——神药茯苓
本文插图

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辙苏轼对茯苓都十分喜欢 。 苏辙虽然学业优异 , 但是他身体不好 , 他通过治病调养 , 发现了茯苓的作用 , 而且对茯苓的作用是深信不疑 , 他在《服茯苓赋》中有写道:“......故能安魂魄而定心志 , 却五味与谷粒 。 追赤松于上古 , 以百岁为一息......” , 可见对茯苓的青睐有加 。
追溯历史 , 也可以看到 , 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 当时服食茯苓求长寿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风气 。 陶弘景辞官之后 , 当时的梁武帝就下令 , 每月给陶弘景发福林五斤 , 白蜜两斤 , 供他食用 。 可以看出来将茯苓作为健康长寿的养生之品来食用 。
另外孙思邈《枕中记》记载:“茯苓久服 , 百日病除 , 二百日昼夜不眠 , 二年驱使鬼神 , 四年玉女来侍 。 ”可以看出茯苓是健脾宁心养生之圣药 。 关于茯苓:

无锡天一中医医院慈溪太后的养生第一药——神药茯苓
本文插图

茯苓在古代常做“茯灵” , 在《史记》、《仙经》、《本草纲目》中亦如是 。 在古代 , 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限 , 古人对茯苓的生长习性以及它的生长规律不是很了解 , 他们看到茯苓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大松树下 , 古人认为松树是有灵性的 , 像古代贾九如《辨药指南》中说“假松之真液而生 , 受松之灵气茯结而成” , 看到茯苓长在松树下面 , 而且形态各异 , 就被它视为神物 , 也就有了松脂入地 , 千年为茯苓 , 松脂化茯苓 , 千年为琥珀等等 , 这样一些说法 。
在今天看到这些说法是不真实的 , 但是 , 不论如何 , 茯苓可药可食 , 古往今来 , 人们对茯苓的喜爱却是真真实实的 。 茯苓常见功效:
茯苓性淡 , 淡能渗能利 , 具有渗湿的作用 , 水湿去除 , 有利于脾的健运 , 故有“除湿圣药”之称 。 茯苓还有甘味 , 味甘能补 , 补脾气 , 脾主运化 , 有助于水湿去除 。 茯苓既能渗湿又能健脾 , 通过利水 , 可以治标 , 通过健脾 , 可以治本 , 可谓标本兼治 。 主治病症:
1、水湿证: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淋证
《世补斋医书》:“茯苓一味 , 为治痰主药 , 痰之本 , 水也 , 茯苓可以行水 。 痰之动 , 湿也 , 茯苓又可行湿 。 ”
茯苓不伤人体正气 , 寒热虚实的水肿 , 都可以使用 , 有热的时候用 , 不生热 , 有寒的时候 , 也可以使用还不伤脾胃 , 无论实证虚证的肿 , 都可以用 。 茯苓有健脾胃的作用 , 临床脾虚水肿也可用 。
茯苓消水肿 , 无论在表在里的肿 , 大凡水肿 , 都可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