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趣新一半是名士,一半是奸雄:东晋第一权臣桓温的矛盾人生( 二 )
本文插图
桓温(剧照)
桓温名士圈里被边缘化 , 迫使他把希望诉诸自己的另一项技能——军事才能 , 并从此走上奸雄之路 。 可以这么说 , 桓温能成为东晋的第一奸雄 , 和他在名士圈的失意有莫大关系 。 他通过不断北伐来树立声望 , 也与他在东晋名士圈受到的鄙视有关 。 北伐只是为了找回一个三流名士的自尊
桓温总共进行了三次北伐 。 第一次北伐是永和十年(354年) , 桓温势如破竹 , 一路挺进 , 击败苻健 , 兵锋直指灞上 , 此时距离长安只有咫尺之遥 , 但桓温却始终没有越过灞水(咫尺长安 , 不过灞水) 。 永和十二年 , 桓温开始第二次北伐 , 大败姚襄 , 收复洛阳 。 桓温上书要求迁都洛阳 , 没有收到朝廷的答复 , 于是留下2000多士兵驻守洛阳 , 自己则班师返回荆州 。 公元369年 , 桓温第三次北伐 , 这次一直打到离前燕的都城只有200里 。 但是桓温却停止不前 , 原地逡巡 , 最后惜败于慕容垂 。
这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 , 就是桓温三次北伐皆没有用尽全力 , 因为桓温很清楚无论东晋王室还是士族并不打算真正收复中原 , 这一点从他们对祖逖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 收复洛阳以后 , 朝廷拒绝迁都 , 这更确凿地印证了这一点 。 那么既然如此 , 桓温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他主要有两个目的 , 一、捞取更多政治筹码 , 为日后篡位做准备 。 二、证明自己 , 并向那帮曾经瞧不起他的名士们炫耀 。 甚至可以说 , 第二个目的比第一个目的还要重要 , 因为从桓温每次北伐结束回到朝廷的表现来看 , 他耀武扬威的虚荣心到了极点 , 这种虚荣甚至超过了称帝的意愿 。 因为从最后的结果来看 , 桓温并没有称帝 , 但是他制造出的那种声势和排场不亚于称帝的节奏 。
本文插图
桓温北伐
而这种声势和排场是做给名士们看的 , 这就好比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没考上大学 , 但是自己开工厂赚了钱成了土豪 , 于是到一帮以前学习好的同学面前炫耀 , 证明比他们强 。 这种衣锦还乡的荣耀可以让桓温暂时忘记他是三流名士的事实 , 并把他曾经仰慕过的名士大咖们踩在脚下 。
这就是桓温成为奸雄的真正原因 , 他的奸雄之路是被东晋名士圈的鄙视链逼出来的 , 而他在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名士 , 是一个被奸雄之路耽误了的名士 。 这一点从他日后在朝廷中和名士们相处时的种种表现也得到印证 。 桓温的名士情结是导致他最终没有称帝的重要原因之一
桓温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最终没有称帝 , 除了东晋皇权本身的鸡肋属性这一主因外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 这就是桓温的名士情结 。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把这件事讲明白 , 《晋书·石崇传》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 石崇家财万贯 , 但看到颜回、原宪的画像 , 非常崇拜 , 羡慕地说:“我要是和这两人一起在孔子门下 , 一定和他们差不多优秀 。 ”可见 , 土豪石崇虽然俗气 , 但也有一颗做贤者的心 。
有句话说得好 , 每个坏孩子心里其实都住着一个好孩子 。 桓温也是如此 , 虽然他现在通过武力独掌大权 , 但他内心其实还有深深的名士情结 。
桓温的名士情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桓温仰慕名士的风度
桓温生病 , 谢安去探视 , 从东门进去 。 桓温远远望见了 , 叹息道:“我的门里很久没见到这样的人物了 。 ”桓温、司马昱、司马晞三人曾同乘一车 , 桓温暗中叫人在车前车后敲起鼓来 , 大喊大叫 。 仪仗队受惊混乱 , 司马晞神色惊惶恐惧 , 要求下车 。 但司马昱却镇定自若 。 于是桓温惊叹:“朝廷仍然有这样的贤能人才 。 ”可见桓温对谢安、司马昱等大牌名士还是很仰慕的 。
推荐阅读
- 阿威侃史|春秋战国时期有四位兵家名士,让敌国闻风丧胆,却都没能保全自己
- 博科园|这颗只有太阳一半的恒星,超级耀斑的能量,却是太阳的数百万倍!
- 周到客户端|坐电动车上学,有一半家长和同学佩戴头盔|返校开学日
- 推荐遇害黑人弟弟呼吁停止暴力:你们难过有我一半多吗?暴乱没法让哥哥回来
- |巴西货币大幅贬值,出口却逆势增长!5月超一半出口大豆销往中国
- 硬币|一枚钱币挡住了子弹,挽救了一名士兵的生命!
- 厨余垃圾一根青笋,厨余垃圾占一半?北京全面推进净菜上市
- 兵王故事|200多名士兵丧生,整个欧洲都被震动,近千枚导弹遭到摧毁
- 三点论史|多名士兵丧生,屋漏偏逢连夜雨!暴乱之下美军在叙利亚遭遇伏击
- 杜锋回应广东男篮降薪:俱乐部目前发放一半薪水,之后会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