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一根青笋,厨余垃圾占一半?北京全面推进净菜上市

天气渐热 , 小林想吃点清爽的菜肴 , 去去暑气 。 在超市的货架上 , 他发现了青笋 , 想着清炒或者凉拌都是佳品 。 可是 , 仔细一看 , 他发现 , 青笋有三种——整根的、真空包装去皮的、真空包装切片的 。 他问服务人员:“这是不是就是净菜啊?”得到答复:“您好 , 这几种其实都属于净菜 , 看您需要哪种?”
厨余垃圾一根青笋,厨余垃圾占一半?北京全面推进净菜上市
文章图片

超市里销售的鲜切即用净菜青笋为配合《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 , 北京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日前联合宣布 , 在北京市全面推进净菜上市工作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北京市场上的净菜实际分为三种——通俗意义上的精品蔬菜净菜、鲜切即用菜、鲜切即食菜 。
小林挑选的青笋 , 属于损耗率高、产出厨余垃圾多的蔬菜类型 , 一般一根600克的青笋 , 能产出360克厨余垃圾 。
门道:青笋大葱小青菜 损耗率达50%小林遇到的选择障碍 , 相信很多市民最近也有体会 。
采访人员在超市里走访时发现 , 像青笋这种损耗率高的蔬菜 , 较多会被处理成净菜 。 在盒马鲜生超市城乡世纪广场店 , 一整根600克的青笋 , 一般卖6.9元 。 采访人员买回家 , 去叶削皮 , 达到可以炒制的程度 , 大约只剩下240克可食用部分 , 其余360克是厨余垃圾 。
而这家超市一种350克的真空包装去皮净青笋 , 也卖6.9元 。 这么一对比 , 买去皮净青笋不但不用处理厨余垃圾 , 还更划算 。 另一种200克切成片的真空包装净青笋 , 卖5.3元 , 价格也并不离谱 。 像洋葱、小青菜、毛豆等蔬菜 , 在这家超市 , 都有很多被处理成净菜的种类供挑选 。
盒马鲜生的供应商之一 , 北京天安农业鲜食负责人陈锋向采访人员科普 , 青笋几乎是蔬菜中损耗率最高的品种 , 损耗率经常达到60%以上 。 同样的 , 像大葱、小青菜、茴香、毛豆 , 都是损耗率很高的品种 , 损耗都在50%左右 。 土豆的损耗率较低 , 而且比较稳定 , 流水线下只有27%左右 。 西红柿更低 , 几乎没有损耗 。 如果在上市前就处理成净菜 , 不仅可以提前处理厨余垃圾 , 还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利用率更高的选择 。
比较:三种净菜各不同 鲜切即食渐受捧透过封闭玻璃 , 采访人员看到在流水线上 , 全自动的机器在处理土豆 , 统一清洗、削皮 。 至于是切片、切丁还是切丝 , 甚至多长、多宽的丝 , 都由餐饮企业定制 。 天安农业的大本营在北京城北郊的小汤山 , 作为小汤山品牌蔬菜 , 早在15年前 , 就开始摸索将净菜推广给北京市民 。
厨余垃圾一根青笋,厨余垃圾占一半?北京全面推进净菜上市
文章图片

净菜生产线上工人在处理毛豆 孙毅摄厨余垃圾一根青笋,厨余垃圾占一半?北京全面推进净菜上市
文章图片

净菜生产线上工人直接把小青菜的黄菜叶处理做厨余垃圾 孙毅摄天安农业董事长林源 , 曾是农业技术人员 , 拥有高级农艺师头衔 , 他告诉采访人员:“最早 , 蔬菜从地里采出来 , 直接送到市里 。 这样 , 市场、超市、餐厨就产生了大量的厨余垃圾 。 有些叶菜 , 损耗率经常在60%以上 。 所以 , 我们提出来做‘蔬菜产地商品化’ , 就是后来说的‘净菜’ 。 ”
15年时间不短 , 净菜的概念需要菜农、加工企业、餐饮企业逐渐消化 。 发展到今天 , 净菜成了一个笼统的概念 , 现在的净菜和15年前的净菜已经大不一样 。 最早的净菜 , 就是市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精品蔬菜 , 三个一包的娃娃菜、四个一包的西红柿等等 。 从田间采摘时 , 菜农先做基本的挑选 , 将质量好、形状佳的蔬菜送往加工车间 。 由工人去掉蔬菜的黄叶废叶 , 简单清洗 , 包装整齐 。 最后送往超市 , 摆上货架 。 现在 , 这种净菜依然是市场主流 , 仅小汤山日均投放市场的净菜就达到20吨以上 , 疫情期间一度达到每日供应60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