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四川新闻新津:擦亮“超级绿叶”公园城市名片


暖意融融的5月 , 成都新津天府明珠公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市民前来游玩 。 在这里 , 工业园区融于美丽的生态公园 , “园中建城、城中有产、城产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大美格局 , 成为新津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 。

农民日报四川新闻新津:擦亮“超级绿叶”公园城市名片
本文插图

在四川农博会的永久举办地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 , 新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要充分认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意义 , 着力把握提升发展新势能的战略机遇、塑造城市新形态的战略机遇、拓展承载新空间的战略机遇、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战略机遇、培育创新新动能的战略机遇、形成开放新态势的战略机遇 , 推动成都实现新时代新跨越 。 要抓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 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 这既是历史的重任 , 更是时代的机遇 。
新津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 是成德眉资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 , 被纳入成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 全域纳入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范围 , 是成都最具公园城市实践价值的区域之一 。 近年来 , 新津坚持以公园城市理念全面推动城市规划思维、建设方式、管理体系和营城模式变革 , 打造承载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之城 。 在新津 , “创新”成为这场城市发展变革中的关键词 。
天府之国的一片“超级绿叶”
早在2018年8月 , 新津就确定了“超级绿叶”公园城市总体架构和逻辑内涵 。 在这座充满绿叶的城市里 , 良好的山水湿地是绿色生态基底 , 天府绿道网络体系仿佛是叶脉肌理 , “一心三城五镇”是种在绿叶里的城市组团 , 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绿叶”生长提供生命动力 。
按照“超级绿叶”的城市框架 , 新津围绕“人、城、境、业”四大维度 , 塑造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绿道为脉络、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 , 营造出“城市建在公园里 , 城市无处不公园”的全息城市场景 。
“TOD+5G”造就精明增长
3月23日 , 总投资约110亿元的成都新津站“TOD+5G”公园城市社区示范项目开工 。 这个项目承载着市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 , 也是新津探索“物理开发+数字开发” , 推动“城市+产业”双运营 , 力争实现一个TOD综合开发项目就是一个产业公园社区目标的创新实践 。
在这里 , 新津通过股权开放引导社会资本合作开发 , 站城一体配合数字基建、公园街区 , 加载智能网联、科创空间 , 植入数字经济 , 建设“TOD+5G”公园社区示范项目 。 新津将这里定位为“成南新中心、智在公园城” , 以“空间载体+数字赋能”提升城市智慧能级 , 为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产业、产业数字化提供发展土壤 , 引导上下游企业聚集 , 加快土地开发向综合运营转变 , 实现公园城市精明增长 。
产业园区面貌功能一新
一个产业类别就是一个公园城市主题社区 , 如何让产业园区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在曾经的四川新津工业园区 , 新津全新布局以智能制造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 , 规划建设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 , 打造天府明珠公园智能科创产业社区 。
如今 , 这里不再是千城一面的标准厂房 , 取而代之的是天府创智湾、天府希望智谷等科创空间 , 天府明珠公园、民营经济博物馆、川菜文化传播中心等共享交互场景 , 以及成都外国语实验学校、省骨科医院、人才公寓等功能配套 。 有了人、城、产的融合 , 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成为更多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的选择 。
新乡村产业多元共生
推进乡村振兴使乡村成为三次产业多元共生空间 , 所有的生意回到乡村都值得重做一遍 。 新津作为四川农博会的永久举办地 , 组建了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 , 以农商文旅体科融合重塑乡村产业支柱 , 培育以乡村为场景的新经济产业——新乡村产业 。 公园城市的广袤农村腹地 , 正在悄然发生质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