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他是向世界宣传红军长征的第一人,长征中最年轻的中央政治局常委( 二 )


“记录稿”公开发表后 , 并没有像“乙手稿”当年问世时 , 在党史学界引起很大轰动 。因为“记录稿”中的部分内容 , 早在题为《英勇的西征》 , 署名“施平”的文章中出现过 。该文最早刊于1936年《共产国际》(中文版)1、2期合刊上 , 1954年在国内内部刊印 。所以 , 军史、党史界对该文披露的内容并不陌生 。
20世纪80年代初 , 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在编辑《陈云文选》时 , 中央档案馆提供了《英勇的西征》 。不少同志认为 , “施平”就是“史平” , 建议将该文收入《陈云文选》 。秘书将此文送至陈云审阅 , 陈云看后明确表示:“没有用过‘施平’这个名字 , 也不记得在莫斯科写过这样的文章 。”
党史学界少部分人因“记录稿”的出现对“乙手稿”有了新的争鸣 。中央文献研究室在《党的文献》首次公开发表“记录稿”时 , 冠名《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上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 , 而事实上 , “记录稿”并没有并重讲两个问题 , 主要讲红军长征 , 遵义会议情况讲得很少 。由此有人突发奇想 , 提出“记录稿”就是“乙手稿”的“甲部分”;“甲部分”主要介绍红军长征情况 , “乙手稿”主要介绍遵义会议情况;并进一步提出 , “乙手稿”不是陈云在长征路上撰写的遵义会议传达提纲 , 而是向共产国际汇报中的一部分 。
《(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和《英勇的西征》请陈云辨认是在同期 , 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 陈云的确认十分明确:前篇是自己在长征路上写的“传达提纲”;后篇不是自己撰写的文章 , 也没有用过“施平”的名字 。这说明 , 陈云当时有着十分清楚、准确的记忆 。另外 , 了解这段历史情况的同志都知道 , 中央在泸定桥会议上 , 确定陈云的任务是“去上海恢复白区党的组织” , 并没有授命陈云赴共产国际汇报红军和党的情况 。“记录稿”多介绍红军长征情况 , 对遵义会议内幕未详细展开 , 很符合陈云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风格 。
当然 , “乙手稿”的确存在历史之谜 。在人们没有发现它的“甲部分”、没有彻底弄清楚它为什么会存放在苏联的共产国际档案中的时候 , 疑问会始终存在 。相信随着历史资料的不断挖掘 , 历史之谜终会解开 。就像当年陈云“记录稿”发现时 , 人们一下搞清楚《英勇的西征》是根据陈云“记录稿”改写的 。
陈云留下的第二份历史文献 , 虽然2001年才以陈云的名义公之于世 , 但因整理稿于1936年即发表于国外 , 所以 , 此文在世界上对人们了解中国红军长征的悲壮历程 , 以及后来国内研究红军长征的历史都起到重要作用 。
《随军西行见闻录》 , 首次向世界介绍红军长征
陈云留下的第三份历史文献 , 题为《随军西行见闻录》(下称“见闻录”) 。该文现已作为“乙手稿”附录 , 收入《陈云文选》 。
“见闻录”是一篇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 。它以纪实散文体 , 生动、具体、真实地叙述了中央红军自1934年10月中旬从中央苏区突围西征 , 到1935年6月陈云离开期间红军长征的经历 , 较详细记载了连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转兵贵州、抢渡乌江、智取遵义、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兵临昆明、巧渡金沙江、勇夺泸定桥等主要战役;客观、公正描写了红军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和传奇经历;生动刻画红军官兵一致、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 以及共产党领袖平和、亲切、感人的形象 , 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对红军的诬蔑 。
“见闻录”是1935年夏 , 陈云在上海寻找地下党关系和等候去苏联的一个多月紧张、危险的环境中着手撰写 , 最后成于莫斯科 。为便于公开发行和流传 , 陈云在文中巧妙以“廉臣”为笔名 , 假托一个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医的口吻 , 记述红军长征历程 。由于用第三者面目出现 , “见闻录”得以在国外和国统区广泛流传 , 1936年3月巴黎《全民月刊》首先刊载 , 接着在莫斯科出版单行本 。随后传回国内 , 多家报纸转载 , 出版多种版本 。“见闻录”的社会影响远远早于和大于“乙手稿”和“记录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