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汽车变“蒸锅”,奇葩汽车“发明”你见过几个?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今年2月份很多车企曾推出了“N95级”、“N99级”空调过滤器 , 他们声称这样的空调滤芯 , 能够通过空气循环过滤病毒 。 3月初 , 某造车新势力还推出了汽车“高温灭菌”功能 。
文章图片
汽车“高温灭菌”听上去复杂 , 但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空调系统将车外空气加热到60度左右 , 然后再把“高温消毒”的热空气吹进车内 。 这个伟大的主意看上去似乎挺有道理 , 但仔细想想却有两个bug:一是零上60度的干燥密闭空间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二是夏季把车开到太阳底下 , 即使不开空调应该也会有一样的效果……
先别忙着笑 , 人们在汽车发明上脑洞大开 , 这件事其实由来已久 。
文章图片
汽车诞生之后 , 由于人们对汽车设计“标准”并未达成统一意见 , 因此民间造车的路子特别野 。 1921年 , 一家汽修厂为打响知名度 , 活学活用双头火车的idea , 撸起袖子改造了两辆福特T型车 。 具体改造方案就是把车头拆下来 , 然后两个车头重新组合成一辆全新的汽车 。 新车整体画风极具对称美 , 就是配备两位司机容易扯皮引起事故 。
文章图片
除了因达到广告目笑得乐呵呵的修车行老板 , 这辆纯属玩票性质的车在当时并未勾得太多人回首 , 不过改车人的创新精神却并未因此而消散 。 将近一个世纪后 , 印尼71岁的机械师RoniGunawan重新还原了这种神车 , 甚至车身还涂上了贵气的土豪金色 。 一顿猛如虎的操作后 , 它被开上了新德里大街 , 随后就被当地警方没收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双头车”似乎行不通 , 但人们对于汽车的探索从未止步 。 1994年的欧洲发生了件大事——英法海底隧道开通 , 自此人们可以驾车往返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 , 但问题也随之产生 。 在法国 , 人们习惯车辆靠右行驶 , 驾驶座在车辆左侧 , 而英国却依然沿袭着中世纪欧洲骑士的习惯靠左行驶 , 驾驶座在车辆右侧 , 两国驾驶规定的不同无疑给司机造成了很多困扰 。
文章图片
面对这种情况 , 宝马工程师灵机一动 , 设计出了一种可移动方向盘 。 这种方向盘最大特色 , 便是可以拆下来放到另外一侧 , 这样就解决了英法两国之间因交通规则不同而带来的不便 。 只是 , 这种脑洞大开的发明并没有得到太多消费者买账 , 可能对于工薪阶层而言 , 努力适应风俗要比买上一辆宝马更经济实惠 。 因此可移动方向盘至今依然被宝马官方“束之高阁” , 恐怕短时间内不会大规模推向市场 。
文章图片
汽车从诞生那天起 , 安全问题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 现在的汽车普遍采用了装配防护气囊、加固A柱、加装保险杠等手段来最大程度确保车内人员安全 。 不过 , 在汽车工业并不发达的过去 , 人们的汽车防护措施看上去有那么一丢丢戏剧化 。
1924年的巴黎街头 , 出现了一辆前方装备铁丝防护网的汽车 , 整车看上去颇有农田收割机的架势 。 设计者表示 , 他设计这辆车的初衷是希望事故发生时 , 汽车前部的防护网能够提供一定缓冲空间 , 以此减少行人受伤概率 。 至于护具的实际使用效果究竟如何 , 我们目前不得而知 ,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 车祸中应该很少有人能这么好运 , 能被完好的撞进框里而不是车底 。
文章图片
开车带宠物是件麻烦事 。 比如它们会掉毛、会大小便 , 爪子有时也会划伤奢华的真皮座椅 , 但把爱宠放在空气极不流通的后备箱又显得颇为不人道 。 这时候你会发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 有人就发明出“狗袋”这种新奇小玩意 。
“狗袋”的原理就是先用缝纫机做出一个结实的袋子 , 袋子底部放上窄木板加固 , 再把袋子固定在后车门上 , 底部木板固定在汽车脚踏板上 , 最后把宠物放在袋子里就万事大吉了 。
文章图片
等等 , 这个“狗袋”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儿眼熟?没错 , 你在往年春节的自驾返程大军中肯定见过类似同款 , 只不过里面装的是鸡鸭罢了 。 小编在此也要提醒大家一句 , “狗袋”不可取 , 乱来易godie 。
文章图片
除宠物之外 , 不让人省心的还有家里一刻也不安生的熊孩子 。 儿童由于体型小 , 天性又好动 , 绝对是安全隐患最多的乘客 。 然而 , 车内安全带大多数都是成人尺寸 , 对儿童并不适用 。 因此1973年 , 福特推出了一种名为“小卫士”的儿童专用保护装置 。
文章图片
“小卫士”用塑料制成 , 内部填充软性材料 , 儿童坐进去之后再从“小卫士”外面系上安全带 , 就可将人和装置一同固定在座椅上 。 虽然功能有了保证 , 但“小卫士”的设计实在槽点满满 , 因为它不光体积过大 , 而且造型还酷似马桶 。 当然 , 这些缺点在后来也不断被改进 , “小卫士”的最终进化形态便是我们如今常见的儿童专用安全座椅 。
文章图片
俗话说“人有三急” , 尤其堵车的时候肯定特别急 。 当然你可以选择就地解决 , 但面对千万双群众雪亮的眼睛 , 这样做多少有点儿尴尬 。 为了缓解此类问题 , 有人就发明了车用厕所 。
文章图片
所谓的车用厕所其实就是一个纳物箱 , 箱体上根据性别不同配备了两种“接收头” , 使用的时候总共分为三步:一是宽衣解带(也就是传说中的“脱裤子”);二是使用“接收头”进行方便;三是把衣服穿上 。 虽然这听上去是个相当伟大的发明 , 但是在小编的眼里 , 可能女士拿个塑料盆儿、男士用个矿泉水瓶解决问题更为方便快捷 。
文章图片
黑夜里没有什么比“光”更为引人注目 。 为了让汽车行驶在黑夜中更为拉风 , 1961年 , 固特异推出了一种发光轮胎 。 发光轮胎采用半透明的合成橡胶作为外胎材质 , 然后在轮胎钢圈嵌灯泡 , 灯泡还可以根据车主的喜好变换颜色 。 虽然这主意看上去极妙 , 但是实用性着实惨不忍睹——先不提材质是否耐磨 , 谁又能保证装上它出去烧包的时候不轧上泥坑?
文章图片
不过这种只负责炫酷的轮胎也并非一无是处 。 比如运用在概念车中 , 它就显得十分相得益彰 。 试想车展时周围灯光暗下来 , 此时轮胎亮起先划破黑暗 , 紧接着聚光灯打在车身上 , 恍惚间百老汇大剧内味儿也就出来了 , 至于车胎质量如何?车能不能跑?Whocare~反正概念车设计的初衷也只是用来看而已 。
文章图片
【消毒汽车变“蒸锅”,奇葩汽车“发明”你见过几个?】虽然说这些发明在今天看来都有些不走寻常路 , 甚至有些人为制造困难的黑色幽默味道 。 但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 , 文明进程实际上就是这样被一点一滴推动的 , 那些暂时“无用”的奇思异想 , 或许以后也能进化出无限可能——就像当卡尔·本茨折腾出那台又笨又重的内燃机时 , 谁能想到它会载着人类奔向历史的全新纪元呢?
推荐阅读
- 百亿富豪遇“麻烦”,相中老牌百货,举牌后遭警示,恐添变数?
- 51岁陶红换对发型,剪短发阿姨变姐姐,撞衫90后小花也不输
- 舒畅直播忘关美颜?脸型变长,下巴变尖,连忠实粉都认不出!
- 发动机口碑差劲5个汽车品牌,性能差油耗高,最后一款坑了不少人
- 天气炎热,汽车空调这些点很多人都不知道~
- 三星手机续电池门和指纹门事件,又出大面积故障?手机变“砖”
- 你想买全险汽车保险吗?损失评估员建议:事实上,买三种汽车保险就够了
- 6月,惊喜不断,喜事连连,买彩票中大奖,变身有钱人的3个生肖
- 中美关系王毅谈中美关系:中国无意改变美国,更不想取代美国,美国也不可能一厢情愿地改变中国
- 胃不好口气难闻,每天喝水的时候加点这样东西,杀菌消毒清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