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花折扇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 , 对“弱者”的救助都既是对人性同情 , 善良的体现 , 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 这种社会救助的行为在古罗马经历了从讲究人人平等的传统公民理念 , 到基督教传入后的演变成一种手足之情的关爱 , 从实现对等互利的原则到以救济贫困为目的 。

文史花折扇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本文插图

古希腊罗马看似“平等幸福”的制度下 , 不幸的乞丐却为人摒弃
在古希腊罗马的许多文献中 , 对贫困也有着较为明确的定义 , 贫困人口一般是指两种人 , 一种是即使自食其力 , 也因为能力不够而导致生活窘迫的人 , 另一种则是失去了生活资本而只能依靠他人来勉强维持生存的人 。
在古罗马初期 , 因为极大部分继承了希腊的城邦制度和各种传统观念 。 在此时期 , 人们的目标是追求幸福 , 柏拉图曾有论断“我们的国家不应该有乞丐”他认为这些无法完全自食其力的人是对城邦的一种侮辱 , 是不该存在的对象 。 古希腊罗马人对于乞丐是十分鄙视的 , 甚至认为应该将他们赶出城邦 。
然而这些理念并不代表在这个历史时期 , 社会上就不存在救助理念和救助行为 , 只不过这些理念带着强烈的条件主义的色彩 。 比如西塞罗就一度认为真正的善行一定包括救济穷人 , 然而他们会对救济的对象进行挑选 , 选择去救济那些值得帮助 , 并且懂得感恩的人 。 这反而体现出了浓重的特权象征 。
这种现象与古希腊罗马的传统一般伦理密切相关 , 他们认为追求幸福才是人生的真谛 , 然而当时不同的学者对于幸福一词有不同的定义 。 亚里士多德就认为 , 获得幸福不但包括生活物质等方面的高要求 , 还在于内心精神世界的充实 , 对美德的向往 。 这其中就包含了善的体现 , 而且是最高等级的一种善 。

文史花折扇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本文插图

而慷慨大方正是这种善的体现 , 富人将财物施舍给合适的穷人 , 这是一种值得赞扬的美德和高贵之举 。 这种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伦理观念对罗马人的影响也很大 。 这样一种哲学观念在罗马的初期社会也也同样盛行 , 除了亚里士多德之外 , 西塞罗和小塞涅卡等人虽然与亚里士多德并非同一学派 , 但其对待善行和救济的思想理论是一致的 。
但他们推崇的善行仍然是一种双向的制度 , 他们强调善行需要区分对象 , 需要适度和量力而行 , 其本质还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朋友关系 。 但他们也都同时注意到了善行对个人以及对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 作为社会共同体 , 这些善行拥有将社会不同个体凝聚在一起的作用 。
尤其在人类社会 , 善行是不可或缺的 。 人类在自然社会就是极为弱小的个体 , 作为一种群居动物 , 对他人的善是连接社会共同体的重要方式 。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 , 善行则是可以实现个人价值 , 体现个人美德的一种目标 。

文史花折扇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本文插图

虽然按照这些哲人的说法 , 善行需要遵循平等和正义 。 然而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 , 由于富有的优势和贫困的劣势 , 以一种补偿机制使得双方获得平等 , 行善者付出财物和金钱 , 以此来获得荣誉和被施善者的感恩和回报 , 然而这样的过程很难获得完全的公平和平等 。 “手足之情”如何改变传统观念?以爱来代替施舍
基督教传入罗马之后 , 也给罗马带来了关于社会救助思想和伦理的改变 。 与传统的思想相比 , 基督教的救助思想更带有一种积极的内涵 。 这种内涵将原本认为贫困是一种耻辱的观念完全抛弃 , 取而代之的是对为富不仁的一种鄙视 。
基督教由于继承了犹太教的传统 , 对穷人的生活状况尤为关注 。 “摩西五经”里面就经常提及对穷人 , 孤儿寡母以及外乡人的救助 。 《德训篇》就告诫富人不要拒绝接济穷人 , 《以赛亚书》中要求富人“将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 , 将漂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 。 见赤身的人给他衣服遮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