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茶叶成脱贫致富“绿色银行”

岳西县产茶历史悠久 , 可追溯至秦汉时期 , 而名声在外的“岳西翠兰”却是个妥妥的“80后” , 创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 一经推出 , 载誉无数 , 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岳西翠兰核心区包家乡石佛村 , 人们种茶树、创品牌、做有机 , 逐步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 靠着满山的茶叶和传统的制茶技艺 , 这个重点贫困村于2016年首批出列 , 实现整村脱贫 , 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
石佛村位于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角 , 这里的人们自古以来就有懂茶、种茶、爱茶、敬茶的传统 。不过 , 彼时的种茶收益太低 , 并不能作为养家糊口的营生 。“一个采茶工 , 一天不到七毛五 。一个制茶工 , 日夜不到一块五 。”从当地流传的这句顺口溜中可见一斑 。于是 , 人们靠山吃山 , 砍伐木材 , 以山养家 , 又有“上山一把斧 , 下山五块五”的说法 。
【「」满山茶叶成脱贫致富“绿色银行”】「」满山茶叶成脱贫致富“绿色银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以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效益并不长久 , 老百姓还是挣扎在贫困线上 。看着青山如黛的美丽家园遭到破坏 , 当地人放下斧头种起水稻 。可是高山区种水稻怎比得上平原地区?一亩田最多也就收益800多元钱 。当地人痛定思痛:我们拥有悠久的茶历史 , 几百年的古茶园 , 为什么就不能做做茶文章呢?于是 , 当地人来到山头 , 种上石佛茶 。
尽管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宜茶叶种植 , 但施肥、采摘、炒制等工序没有统一标准 , 村民们生产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 , 卖不上价 。1983年 , 岳西县农牧渔业局组织力量到石佛村 , 在黄芽茶以及小兰花茶的传统制茶技艺基础上 , 成功研创“岳西翠兰” , 并于1985年被评为全国新十大名茶 。此后 , 岳西翠兰先后在国际国内各种大型茶叶评比中荣获重要奖项 , 还曾作为“国礼茶”赠与多国元首 。
这下 , 石佛茶的名声可算是打响了 , 2角一斤的鲜叶价格立马长了十倍 。尝到种茶带来的甜头 , 石佛村387户村民将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茶 , 茶园面积达到3300亩 , 人均拥有茶园2.5亩 , 茶产业成了全村的主打产业 。
「」满山茶叶成脱贫致富“绿色银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保护品牌 , 茶农自发来管理
岳西翠兰手工制作经过摊青、杀青、理条、烘焙、复烘等工序 , 细揉慢捻做出来的茶“翠绿鲜活、芽叶相连、舒展匀整、清香持久、鲜醇爽口” 。随着岳西翠兰茶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最早参与创制的冯立彬 , 既是岳西翠兰第一代代表性传承人 , 更是岳西翠兰品牌的保护者 。
“制茶很辛苦 , 白天采摘、摊青 , 当晚就要连夜炒制 , 手工制茶尤其如此 。为了保证茶叶炒制出来的品质一样 , 我能一天一夜不睡觉 , 把心思都放在制茶上 。”冯立彬告诉采访人员 , 当地有很多人做茶叶生意 , 通常打出名号后 , 就从别处收来一些茶充数 , 以此保证茶叶供应 。“这样做往往拉低了自家茶的品质 , 砸了自家招牌 , 反而得不偿失 。”
创品牌易 , 守品牌难 。如何保证石佛茶品质如一呢?冯立彬想到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家的鲜叶 , 再由他来统一制作 。这样 , 统一采摘标准、制作标准 , 石佛茶的品质得到了保证 。自此 , 石佛村再也没有在市场上卖散茶的了 , 大家把鲜嫩的茶叶全部交给冯立彬 , 最高峰时一斤鲜叶收购价是500元 。
作为岳西翠兰核心区 , 外面的鲜叶想要流入以次充好怎么办?深知品牌的重要性 , 石佛村人自发成立茶叶协会 , 自我管理、自我保护 , 在进村路口设立劝返点 , 防止外茶流入损害茶农利益 。同时 , 村里11家茶厂相互监督 , 鼓励茶农举报制假售假行为 , 茶叶协会组织人员在春茶上市时开展流动巡查 , 尽最大努力保证石佛茶的品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