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丰巢到封巢,5毛钱的事《反垄断法》会管吗?

国内至少已有70多个小区硬核抵制丰巢收费行为 , 丰巢科技首席营销官李文青最新发声仍强势表态不仅将继续执行收费政策 , 且后续或不再对此有相关回应或声明 。面对快递员未经同意能否放置智能快件箱 , 快递二次收费是否涉嫌有违《反垄断法》 , 如今或许已到了该由国家邮政局等有关部门一锤定音的时刻 。从丰巢到封巢,5毛钱的事《反垄断法》会管吗?
5月11日 , 上海中环花苑小区拔了小区内丰巢快递柜的电源 , 至此国内已有70多个小区硬核抵制丰巢的收费行为 。眼下 , 从丰巢、小区、快递员、网友、媒体和省级邮政管理局等都加入到了这场“五毛钱大战”的纷争之中 。那么丰巢究竟该不该向用户收费呢?我国《快递暂行条例》规定 , 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而《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也明确提出 , 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 , 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 。 显然 , 法律早已明文规定放不放快递柜 , 都要由收件人说了算 。不过对此丰巢科技首席营销官李文青则有自己的看法 , 近日他强势表示 , “大家按协议办事就好 , 丰巢科技后续或不再对此有相关声明 。 ”事实上 , 在收件人和快递员间要顺利履行“当面验收权” , 确实会有很多不可抗力导致操作困难 , 最典型的就是快递员来了 , 人却不在家 。利益交换的最终结果 , 部分人只得“让出”自己的“当面验收权” , 代价则是“支付”保管费 。 而这也最终催生了丰巢快递柜这一商业模式 。从丰巢到封巢,5毛钱的事《反垄断法》会管吗?
虽然近日丰巢收费一事沸沸扬扬 , 但是很多快递员不打电话就把快递放在丰巢的习惯并未改变 。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市民肖先生近日发现 , 近日百世快递和圆通的快递员仍然是招呼也不打一个 , 照旧就把快递放在了丰巢里面 。“不打招呼就放快递柜 , 没有公示征求顾客意见就收费 , 快递业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对顾客的不尊重 。 ”肖先生并不认可快递业这些我行我素的行为 。对此丰巢给出的解释则是业务持续亏损 。 其公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 , 2016年丰巢全年营收2255万元 , 净亏损2.5亿元;2017年丰巢全年营收3.08亿元 , 净亏损3.85亿元;2018年前5个月丰巢营收2.88亿元 , 净亏损2.49亿元;2019年丰巢全年营收16.14亿元 , 亏损7.81亿元;2020年一季度 , 丰巢营收3.34亿元 , 亏损2.45亿元 。不过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 。 国信证券研报更是算了一笔账 , 称智能快件箱使用寿命或可达10年以上 , 折旧期远小于使用期 。 不考虑折旧的情况下 , 目前即使在一线城市 , 快件箱的运营已经可以覆盖成本 。以一线城市为例 , 目前租金成本大约5000元至8000元 , 一个柜子80个格口 , 年收入可以超过1.1万元 , 再加上广告收入 , 已经基本可以覆盖租金及其他电、网、维护成本 。不仅如此 , 智能快件箱早已向快递员采取了收费模式 , 根据各地情况不同 , 一般在每个快递3至5毛钱之间 。 与此同时 , 一些社区O2O业务也会利用快递柜身处社区的优势来赚取O2O电商渠道费或销售收入 , 这些都为丰巢带来了相应的收益 。从丰巢到封巢,5毛钱的事《反垄断法》会管吗?
事实上 , 丰巢吃相不好看也是这次部分公众强烈反对丰巢收费的重要原因 。 其12小时的超时设置 , 显然是打了一个小算盘 , 盯上了很多上班族早出晚归 , 不少人都可能因此逾时交费 。对此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 , 在收购了中邮速递易后 , 快递柜“一哥”丰巢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了70% 。 那么对于丰巢超时候需收取0.5元/12小时的费用 , 以及会员月卡每月5元 , 季卡每季12元的收费 , 又是否涉及垄断问题呢?业内人士分析 , 若丰巢的市场份额超过50% , 并符合《反垄断法》相关规定 , 又强行对用户进行收费 , 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垄断 , 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进行调查 。 若调查后构成垄断 , 可根据《反垄断法》规定要求丰巢需承担民事责任 。虽然丰巢是否垄断尚未有定论 , 但是地方邮政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发声 。采访人员注意到 , 江苏省邮政管理局表示 , 快递柜要进行收费 , 必须以合法作为前提 。而浙江省邮政管理局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调末端投递要求的紧急通知》 , 明确提出对于使用智能快件箱进行投递的快递企业 , 要督促相关企业在投递前履行告知义务 , 征得收件人同意后方能放置在智能快件箱中 。 其还强调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未经同意放置智能快件箱、二次收费等涉嫌违法问题 , 要充分发挥执法联动机制 , 及时予以依法处理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