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渔业杂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陈荣平:让广东休闲渔业绽放“文化自信”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陈荣平:让广东休闲渔业绽放“文化自信”
海洋与渔业杂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陈荣平:让广东休闲渔业绽放“文化自信”
本文插图

进入21世纪以来 , 社会经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作为渔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业态 , 休闲渔业逐渐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 何为休闲渔业?广东发展休闲渔业有何优势?应如何找准发展定位?如何培育广东特色的休闲渔业品牌?带着一系列问题 , 《海洋与渔业》采访人员专访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旅、农旅研究学者陈荣平教授 。
海洋与渔业杂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陈荣平:让广东休闲渔业绽放“文化自信”
本文插图

▲ 陈荣平
“广东渔业根基扎实 , 为发展休闲渔业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 ”陈荣平指出 , 进入国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小康阶段 , 广东发展休闲渔业 , 正当其时 。 当前的任务就要挖掘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 加以提炼和包装推广 , 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区域休闲渔业品牌 。 在此基础上 , 用休闲渔业品牌引导消费倾向 , 掀起休闲渔业领域的文化旅游新潮流 。
产业底蕴深厚且后劲十足
Q
《海洋与渔业》:您是如何理解休闲渔业?
A
陈荣平:从农业旅游的角度上看 , 休闲渔业属于水产养殖领域的产业延伸和配套提升 。 说到休闲渔业 , 人们自然想到垂钓 。 其实 , 垂钓只是休闲渔业的一个方面 , 除了垂钓之外还有养殖基地的观光、滨海休闲、海洋捕捞体验、深海潜水探险、潮汐赶海、渔村体验等等 。 简单而言 ,休闲渔业是以海洋和水产养殖空间为基础 , 通过观光、参与、体验、休闲、度假、娱乐、购物等的配套 , 满足大众对水产渔业休闲娱乐的参与体验和精神追求 。
对于“旅游” , 当今的参与体验式旅游与传统的名胜古迹观光旅游 , 存在很大的差异 。 传统意义上的“旅游” , 主要的内容是游览名胜古迹 , 后来 , 这一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打个简单比方 , 一个在广州上班的人 , 他在周末带着家人朋友到南沙 , 去转转乡间田野、看看养殖鱼塘、品尝一顿美食 , 最后再买点水产品带回家 。 在这种模式下 , 游客并不是冲着南沙的名胜古迹而去 , 而是因为在闲暇时间里需要休闲放松 , 增进亲友情谊 , 提升生活质量……这就是当今日益盛行的体验型旅游模式 。 由于这种以休闲体验度假为目的的旅游大多发生于中心城市的周边 , 我们也称之为都市旅游或者休闲度假 。 从这一角度看 , 休闲渔业不仅属于休闲旅游的范畴 , 而且是当中的重头戏 。
Q
《海洋与渔业》:广东适宜发展休闲渔业吗?
A
陈荣平:毋庸置疑 , 广东是很适合发展休闲渔业的 。 之所以这么说 , 是因为广东拥有发展休闲渔业的多重优势 , 主要有三点 。
第一 , 渔业产业基础雄厚 。 广东海岸线长 , 渔业资源丰富 , 近海的养殖渔业起步较早 。 此外 , 据我了解 , 广东内陆尤其是珠三角水乡淡水养殖业也同样发达 。 不但规模以上的养殖业发达 , 而且一家一户式的小型养殖也很普遍 , 只是这种庭院式的养殖尚未纳入统计 。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 , 广东率先和台湾等地开展养殖业的技术交流合作 , 造就了种苗孵化和冷藏运输等技术的高起点发展 , 为发达的水产养殖奠定了重要基础 。
第二 , 庞大的消费力量 。 改革开放以来 , 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 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旅游出行的客流量很大 , 占周边地区客流量的90%以上 。 过去 , 人们对产业发展侧重于投资拉动 , 其实 , 消费拉动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 更能体现出广东旅游的特色 。
第三 , 深厚的消费文化 。 居住在广东的岭南人“依山傍海” , 在广东人的生活情感里 , 既有山的仁慈稳重 , 又有大海的兼容宽厚 。 这种兼容厚重的文化传统孕育了独特的消费文化 , 十分有利于休闲渔业的发展 。 一方面 , 广东人能吃会吃爱吃敢吃 , 催生了绚烂纷呈的海鲜产品和海洋特色的休闲度假娱乐 , 正所谓“吃货力量大” 。 另一方面 , 广东人更有很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海外美食时尚 。 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在这里交汇 , 形成引领内陆的美食文化创新潮流 , 不断演绎“吃在广东”的时代内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