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金融区块链史完善消费信贷风控措施势在必行


当前 , 消费信贷已成为信贷机构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 。 然而 , 风险与发展相生相伴 ,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金融步入新常态下 , 只有“风险”与“发展”两手抓 , 才能保障消费信贷稳健升级、可持续发展 。 信贷机构应从以下四方面完善消费信贷风控管理 。
首先 , 应加强创新管理 。 信贷机构需深刻反思其他银行在开展消费信贷中的教训 , 切忌走“先圈地、后治理”老路 。 在消费升级战略指引下 , 消费信贷创新涉及法律、政策、行业发展、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内容 , 其中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交织 。 加之此类业务客户呈现群体性 , 声誉风险隐患相对较大 。 因此 , 消费信贷创新应当在不逾监管红线、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 , 对产品性质、项目内容、市场影响等进行前置性的风险评估 , 评估通过后方可设计业务运作具体方案 。
其次 , 应优化风控模式 。 一是协同管理 , 由信贷机构业务部门主导 , 合规、授信、科技等部门协同参与 , 全面管控消费信贷业务各节点风险 。 协同模式要贯穿于产品研发、运作和监管的全流程 , 所涉及部门除履行相应业务操作职责外 , 更要承担风险管控职责 , 从组合风险角度多维分析、综合把控问题隐患 。 二是下沉管理 , 在做好制度与系统控制顶层设计的基础上 , 加快客户经理风险管控能力的培养 , 并适当赋权 , 构建消费信贷风险的快速反应机制 , 实现业务风险的贴身管控 。 三是开展大数据管理 , 加快个人信息以及各类基础数据的搜集、梳理和建库 , 提升现有客户评级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 在央行征信系统覆盖面不足的现状下 , 积极开展与信誉高、规模大的网络电商的合作 , 通过合作获取更广泛全面的客户信息 , 以详实的大数据支撑评级模型 , 并应用于客户准入、风险预警等方面 。
再次 , 应把握风控重点 。 一是加强贷款用途监控 , 信贷机构在设计消费信贷产品时 , 就应确立贷款资金“支付为主、提现为辅”的基本原则 , 以把控贷款用途;防止贷款资金受托支付给交易方中介后 , 资金被集中使用的风险 。 对于无法监控账户资金流向的 , 应要求客户提供相应消费发票 , 分析验证其实际资金使用与合同用途是否一致 。 二是严防过度授信 , 随着消费金融牌照试点放开 , 加上互联网金融市场呈现多元化业态 , 多头授信风险加剧 。 信贷机构既要树立正确业绩观 , 严控消费贷款授信额度 , 也要借助征信查询、担保提供等手段防控风险 , 而对于个体私营业主 , 非本地户籍客户等群体则更要现场调查 , 严防过度授信 。 三是强化非现场监测 , 充分利用各种数据交互 , 及时掌握客户金融资产、信用卡交易、央行征信等关键风险指标变动情况 。 对有隐性风险的客户 , 及时采取降低授信额度、提前清收贷款、账户止付等措施 。
最后 , 应落实合作管理 。 消费信贷通常是三方甚至多方的合作 , 合作风险不容忽视 。 一是严格甄选合作项目 , “新金融”将颠覆客户金融消费模式和银行服务模式 , 信贷机构除要严格审查合作商户的资信外 , 还应结合产行业发展预测项目前景 , 确定合作模式 , 完善合作协议 , 弱化行业准入风险 。 二是加强商户管理 , 加强合作项目交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期间数据梳理分析 , 认真开展商户日常检查 , 掌握其资信变化 , 发现欺诈、违约等情况 , 要及时采取停止合作等措施 。 此外 , 要重塑与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 , 信贷机构切忌只管审批 , 而将调查等工作交由中介包揽 , 以防一些中介以此为“揽财”手段 , 串通客户虚假交易 。

图说金融区块链史完善消费信贷风控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插图


图说金融区块链史完善消费信贷风控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插图

身份识别是第一步
在信贷机构与借款用户的接触中 , 第一步就是对用户的个体定位 , 也就是身份识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