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一个“书呆子”的华山路( 二 )


▲华山感染科创始人之一:戴自英教授张文宏:一个“书呆子”的华山路
▲张文宏与导师翁心华(左)合影2010年 , 张文宏开始接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 然而 , 翁心华等老一辈高超的临床诊疗水平 , 却让张文宏深感压力 , 觉得很难做到能与老师比肩 。 “翁老师对疑难病症的诊断水平可谓‘神乎其神’ 。 这完全基于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疾病的了解所形成的本能的一种反应 。 我们这个学科翁老师如果退休了不来查房 , 是不是水平会大幅度下降?”所以 , 张文宏上任以后 , 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大幅度地把科学研究的能力转化成临床诊断能力 , “一定要在技术层面做到跟国际前沿技术零距离接轨 。 一些疾病即使不能凭经验来判断 , 也能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来弥补” 。张文宏对于技术储备和基础研究的重视 , 也源自他在香港大学、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的经历 。 2001年 , 张文宏前往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进修 , 时常待在袁国勇教授的实验室里看他们如何进行传染性疾病的研究 。 当时香港的整个病毒监测、细菌监测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包括2003年SARS病毒 , 就是由港大袁国勇团队率先检测出来的 。这让张文宏坚定了华山感染的学科技术发展必须在该领域要始终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的想法 , 这样才能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时候有所担当 。 这次新冠疫情暴发期间 , 华山感染的技术优势让全科在处理新冠疫情中举重若轻 。 他自豪地告诉我们:“比如这次新冠肺炎 , 上海申报的第一株新冠肺炎病毒就是我们与CDC一起合作完成它的基因测序的 。 在新冠肺炎的诊断技术上 , 我们跟国际上毫无差别 。 我们掌握了国际上目前的最新技术与检测手段 , 而且我们的病种比国际上大多数的医院还要丰富 。 所以在这方面 , 我们具有极大的信心 。 ”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奉献 , 奠定了华山感染在中国感染学科举足轻重的地位 。 如今 , 它连续9年蝉联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感染与传染专科)排行榜第一名 。2020年1月底 , 82岁的翁心华在参加上海临床救治专家组会议时说:“17年前SARS时 , 我做上海专家咨询组组长 , 想不到17年后我的学生替代我来做组长了 。 他很有能力 , 他会做得比我更好 。 ”张文宏:一个“书呆子”的华山路
▲华山医院感染科大合影(摄于2015年4月)利剑出鞘:“只要有张主任在 , 我们都不慌”在刚进传染科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 学科发展并不景气 , 张文宏也曾一度生起了离去之心 , 但翁心华教授劝他:只要熬过最艰苦的时候 , 以后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 张文宏对于恩师的教诲深以为然 。 翁心华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 , 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 “翁教授这一辈子他最喜欢的就是临床 , 永远是那么热忱 。 带着学生们做了一系列疑难杂症的病例研究 , 所以他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张文宏回忆道:“我很少看到翁教授对自己的学生发脾气 , 但为了给下属争取利益 , 他会跟领导吵架 , 他做一切都是为了整个学科的发展 。 ”张文宏待人接物的态度也颇受老师的影响 。这次疫情中 , 上海医疗救治组的同事们 , 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有张主任在 , 我们都不慌 。 ”在平时的工作中 , 张文宏也是给同事们安全感的存在 , 年轻医生们都亲切地称张文宏为“张爸” 。他的学生孙峰也说:“现在疫情来了 , 大家都说国家在给老百姓‘兜底’ , 其实我觉得在我们科室也总有一个‘兜底’的人 , 那就是张老师 。 ”张文宏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 , 如顶梁柱般担当起整个感染科 , 在小事上却依旧保持着细心周到 。孙峰记得 , 有一次张文宏因为走不开 , 在晚上临时通知他代为参加一个在外地的会议 , 第二天一早出发 , 时间很紧 。 “其实我就是感染科的一个普通医生 。 在我看来张老师只要一个电话就行 , 后面的事也不用他操心了 。 ”但是 , 张文宏预定航班、出发路线、接机、住宿以及在那里的工作怎么展开等 , 都事无巨细地帮孙峰安排好 , 并在电话里又细细叮嘱了一遍 。 “他就把你什么事情都想得清清楚楚 , 这搞得我成了领导一样 。 你说这是不是暖男?”孙峰笑着说道 。这次疫情 , 孙峰随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驰援武汉 。 临行前 , 张文宏除了交代他要观察武汉当地情况 , 看看武汉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外 , 也万般叮嘱他要“注意休息 , 防护、防护再防护” 。张文宏也非常爱护团队里的医生们 , 在查房时会主动帮助病人建立对团队主治医生或是年轻医生的信任 。 和新来的病人聊聊共同话题、套套近乎 , 迅速地降低患者在医院的紧张感 。 因为是浙江人 , 如果他遇到家乡人或者附近地区的病人 , 他也会讲几句家乡话 。 和做科普时一样 , 张文宏不会在与病人沟通病情时 , 纠结于深奥的医学原理 , 而是更愿意用形象的比喻和比较生活化的例子和病人解释病情 , 比如“流感不是感冒 , 就像老虎不是猫” 。张文宏:一个“书呆子”的华山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