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国联盟反垄断审查维护公平之刃,并购潮冲击中国半导体

_本文原题为:并购潮冲击中国半导体反垄断审查维护公平之刃
2020年4月 , 全球三个重大半导体反垄断案件先后公布最新进展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于2020年4月8日、4月16日对英飞凌并购赛普拉斯、英伟达并购迈络思两项重大并购附加限制性条件 , 4月27日 , 欧盟委员会也在官网公示芯片巨头博通为解决反垄断调查作出的限制性条件承诺 。
值得一提的是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两起案件附加的限制性条件均强调了禁止捆绑、互操作性保障、持续供应的要求 。 而欧盟对博通的反垄断调查也印证了此类限制性条件的必要性 , 通过一系列并购成为全球最大芯片设计公司的博通 , 其主要的垄断行为就体现在捆绑、降低互操作性、独家采购协议等方面 。
2015年以来 , 全球半导体产业进入并购高峰期 , 并购数量、金额均数倍于以往年份 。 本就高度垄断的半导体行业 ,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愈发垄断的行业结构让诸多中小竞争者以及下游客户对市场竞争环境感到担忧 。
手机中国联盟反垄断审查维护公平之刃,并购潮冲击中国半导体
文章图片
在中国市场 , 由于诸多国际形势的影响 , 中国几乎缺席了这一波“并购潮” 。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 中国急需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应对这一风险 , 目前 , 反垄断是中国为数不多能够有效保障中国产业利益的成熟武器 。
半导体并购趋于纵向整合根据知名半导体咨询机构ICInsights报告 , 2015-2019年 , 除封测、设备、软件领域之外的并购交易中 , 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规模达到2532亿美元 , 除了在2015、2016年分别达到1077亿美元、598亿美元的巅峰之外 , 2017-2019年并购规模均维持在300亿美元左右 , 是2015年之前年均规模的3倍 。
企业应将并购视为维持竞争力整体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此前德勤在《半导体:未来浪潮》报告中指出 , 并购带来的潜在益处包括填补产品空白、获取先进技术以及扩大客户群体基础 。
而且 , 随着消费电子的市场饱和 , 汽车、工业、人工智能给半导体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 半导体行业的并购重点也开始趋向于“专业纵向整合” 。 事实上 , 2015年以来 , 半导体行业的并购目的主要围绕自动驾驶、工业物联网、AI等新兴市场 。 据统计 , 2018、2019两年 , 全球围绕汽车、工业、AI等市场的并购占比过半 。
值得一提的是 , 本次中国市场监管总局附加限制条件的两大案件也属于这些重点领域 , 英飞凌通过并购赛普拉斯大幅提高了汽车电子市场的竞争力 , 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电子供应商;英伟达并购迈络思则控制了目前所有AI算法的计算、网络技术及其演进方向 。 并购方既取得了收入增量 , 同时也能在产业变革和技术演进中持续保持领先 。
但需指出 , 近两年的并购中 , 美国企业始终维持着最高的全球参与度 , 日韩企业也在通过并购重振本国半导体产业 , 但持续的贸易战却导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受阻 。
据统计 , 2018-2019年半导体企业大型并购案件达40起 , 参与并购的美国企业多达37家 , 其中美国企业之间的并购18起 , 美国企业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并购8起 , 涉及交易总金额达860亿美元 , 占2018-2019年半导体并购总交易额的90% 。
而近几年受到美国CFIUS审查的影响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遭遇到诸多政策阻力 。 2018-2019年 , 中国半导体企业完成的并购只有闻泰并购安世半导体、君正收购ISSI、兆易创新收购思立微等案例 , 无论数量、金额均远不及美国企业 。
相比于中国半导体公司 , 美国企业本就在技术、市场上遥遥领先 , 而今又通过并购主导产业变革、控制了未来的技术方向 , 使得中国企业本就艰难的追赶之路愈发坎坷 。
半导体产业的公平之剑面对国外半导体并购的风生水起 , 被贸易战限制在冷板凳上的中国半导体产业无力应对 。 近几年中 , 反垄断是唯一能够有效守护中国半导体产业利益的政策手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