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澳门的真实魅力( 三 )
2019年 , 原民政总署更名为市政署 。图/陈显耀在广场环顾四周 , 可以看到建于1569年巴洛克风格的仁慈堂 , 和1587年的玫瑰圣母堂 。
仁慈堂 。图/那城沿着新马路继续走 , 道路两边分布着药房、珠宝金行、银行、传统的中国式当铺 。穿过营地大街 , 转进炉石塘巷 , 可以看到澳门最古老的佛笑楼西餐厅 。在佛笑楼左转 , 进入有红色建筑和百叶窗的福隆新街 , 从福隆新街前往内港 , 沿途又布满澳门土特产店 。
曾经的“红灯区”福隆新街 。图/陈显耀走上这半个小时 , 你穿越了城市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娱乐中心 , 有市场、庙宇、教堂、住宅、旅游区……甚至在西洋坟场里 , 看小教堂 , 看各式精美的墓碑和雕像 , 就能逛上两三个小时 。
西洋坟场里的中式墓碑 。图/陈显耀抬头 , 街头的路牌也能不断给你惊喜 。白底瓷砖 , 蓝色线框 。 摩尔人曾占领葡萄牙 , 带去了阿拉伯风格的彩绘瓷砖 , 又被葡萄牙人带来了澳门 。
大庙脚巷的街头瓷砖画 。图/陈显耀就连这些“乱七八糟”的路名 , 也是澳门所独有 。有些简单粗暴 , 肥胖围、咸虾巷、烂鬼楼巷 , 鱼鳞巷的隔壁就是鱼鳃巷……还有粤语音译葡文的街名 , 沙嘉都喇贾罢丽街、士多纽拜斯大马路、爹美刁斯拿地大马路……
图/陈显耀大三巴边 , 一条斜坡向上、通往圣堂的路 , 本来的葡文名Travessa da Paixao , 译成英语是Travel of Passion 。不知何时起 , 这里的中文路名成了恋爱巷 。只是原来葡文路名在宗教中特指“耶稣受难之路” , 象征耶稣基督背负十字架上山最终受难的过程 。澳门就是有这种魔力 , 把一个宗教故事 , 变成了冒着粉红泡泡的网红打卡点 。
小小澳门却有1200多条街道 , 承载着丰富多变的景观 。 在澳门闲逛 , 请牢记十六字真言:不要放过犄角旮旯 , 时刻记得左顾右盼 。
400多年来 , 澳门老城区在自己的骨架上自我迭代 , 原有的道路几乎没有拓宽 。如今我们看到的澳门老城景观 , 几乎都来自于这种持续400多年的“不变” 。这种不变 , 让老城人们的生活习惯得到了保留 。平均每4天 , 澳门就有一个欢庆的节日 。2月 , 苦难耶稣圣像出巡 , 教徒抬着背负十字架的耶稣 , 从圣奥斯定堂出发 , 送到主座教堂 。 次日 , 浩浩荡荡的队伍再把圣像送回圣奥斯定堂 。数百人参与、持续两天的巡游 , 是澳门如今最大规模的自发宗教活动 。
图/陈显耀5月 , 身穿白袍的信众聚集到玫瑰圣母堂前 , 等候花地玛圣母圣像出巡 。
图/陈显耀信徒们抬着圣像 , 沿途唱圣诗、念祷文 , 跟随圣像走到主教山上的圣母小教堂 , 举行露天弥撒 。
图/陈显耀农历三月二十三日 , 妈祖诞 。陆上居民自发祭祀 , 搭戏棚 , 吃盆菜 , 请神入座看戏 , 祈求风调雨顺 , 水陆平安 。
图/陈显耀7月盛夏 , 哪吒太子圣尊出巡 。醒狮作为前锋 , 人们手持“肃静”“回避”木牌开道 。
图/陈显耀男孩扮演小哪吒 , 手持红缨枪 , 颈挂乾坤圈 , 花女挑着水篮伴左右 , 唢呐齐鸣 , 古朴壮观 。
图/陈显耀在神圣化之外 , 是世俗化的日常 。 比如 , 吃 。在吃的方面 , 澳门人从小就能大饱口福 。自明末开埠以来 , 澳门成了中国香料的重要转运站 。葡萄牙人带来了花生油、地瓜、辣椒、番茄等 , 当地的华人女佣用香料和外地食物 , 创造出了融合菜 , 也就是现在在澳门所见的葡国菜 。土生葡人的节庆美食“大杂烩” , 原本是在圣诞节后 , 将吃剩的菜大杂烩 。 在澳门 , 烩的却多是中国食材 , 灵魂正是本地才有的猪皮 。
图/陈显耀葡式蛋挞 , 这种据说是里斯本修女发明的小吃 , 却被英国人安德鲁“偷师”和改良 , 在遥远的东方发扬光大 。
图/陈显耀烤得微焦的焦糖 , 在蛋液里混入了淡奶油 , 奶香十足 , 甜而不腻 。 这个很多人以为历史悠久的美食 , 你却能在路环街头找到它的创始店 。
推荐阅读
- 科技不是第一生产力,自由才是
- 冷战爆发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被美国隐藏了70年
- 我对白人警察虐杀黑人的质疑,华人才是最底层
- 武则天的父母在唐高宗时期的真实地位如何?
- 这才是美国现在最大的新闻,一切才刚刚开始
- “6亿人月收入1000元”才是最大国情
- 为什么说礼品卡才是商场最赚钱的东西?
- 认清“双重标准者”的真实嘴脸
- 澳门经济一季度萎缩48.7%,
- 什么是大智慧?善良才是最好的选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