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后浪》背后的年龄文化

5月4日青年节当天 , bilibili发布了献给年轻一代的演讲《后浪》 。 一经上传 , 演讲视频就刷屏了各大社交媒体 , 并在接下来的这几天持续发酵 。 视频中 , 著名演员何冰用饱含深情的语调 , 细数了“后浪”们的诸多特点:学习能力强、敢于创新、思想开放 , 能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 , 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所以 , 作为“前浪” , “我看着你们 , 满怀羡慕” 。演讲引发了诸多讨论 , 也伴随着争议 , 着实在社交媒体掀起了一阵“巨浪” , 围绕该视频的讨论在这两天的互联网上几乎铺天盖地 。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后浪》背后的年龄文化
bilibili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截图 , 目前在b站播放量已超过1300万 。比起和《后浪》一起歌颂青春 , 更多的文章表达了对这一视频内容的反思 。 比如 , 视频中多处提及年轻人生活环境的优越 , 而《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认为 , 这一代的年轻人可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环境 , 社会分配机制的不均衡、资源的集中、民粹思潮的加速、高速发展的红利时代的落幕等都成为阻遏“后浪”的威胁 , 新冠疫情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 比起享受优越的环境 , “后浪”们可能更需要考虑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 。 此外 , 也有文章指出视频表达的观点内部的张力 。 《三联生活周刊》就撰文指出 , 《后浪》一面提倡“更多元的审美与价值观” , 一面又隐隐做出某种价值排序 , 称“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 , 就不再是忧伤、迷茫 , 而是善良 , 勇敢 , 无所畏惧” 。即便遭到了许多吐槽 , 我们也不能否认 , b站继跨年晚会之后 , 又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营销——因为不论赞成不赞成 , 大家都参与到了这场讨论之中 。 但这种“大力出圈”的尝试可能恰恰也是《后浪》遭遇许多争议的根源所在 。 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 , B站市场中心总经理杨亮称这个片子“不仅是拍给年轻人看的 , 也是拍给更多人看的” , 《燃财经》的一篇文章认为,此次视频确实鲜明体现了b站积极与主流媒体合作、“出圈”的决心 , 但对其自身的影响也是一把双刃剑 , 可能同时招致“圈内”和“圈外”人的质疑 。 对于“后浪”们 , 他们觉得自己被粗暴地代表了 。 视频中呈现的年轻人群体其实是“一线主流城市的青年” , 只是这个群体的极小一部分 。 更重要的是 , 为了出圈 , 正如《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中所述 , 视频中何冰的演讲采取了明显针对“前浪”的一套充满宏大叙事的话语范式 , 而这种有些“高高在上”的语态本身就和年轻人反叛权威的特点相悖 , 因而也容易招致许多“后浪”的不认同 。而对于“前浪”们来说 , 有文章认为 , 《后浪》虽然试图颠覆“一代不如一代”的话语 , 却也营造了一种“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的话语 , 似乎“前浪”只有崇拜“后浪”的份儿 。 而事实上 , 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年龄 , 而是心境和观念 。 这个时代积累了人类几千年的财富 , 它不只是为年轻人准备 , 而是为每个有想法的人准备 。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后浪》背后的年龄文化
抛开网络上各种对视频的话语分析和观点交锋 , 《后浪》在形式上确实可以被看作是一场对“青年”和“青春”的歌颂 。 事实上 , 人类历史中一直存在一种对“青春”的膜拜情结 。 这种情结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 。 其中的原因有属于经济基础的 , 比如青年人作为社会的核心 , 常常能为社会发展做出非凡的贡献 。 也有属于文化和象征层面的 , 比如 , 在社会改革的重要时期 , “青春”常常被用作重要的隐喻用来与改革的愿景相连接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 梁启超就写道:“老年人如夕阳 , 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 , 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 , 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子典 , 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 , 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 , 少年人如大海洋之珊瑚岛” , 这是通过对“青春”的崇拜 , 为社会的改良造势 。此外 , 对“青春”的膜拜在当下还可能受到消费主义浪潮的裹挟和推动 。 最为典型的便是“颜值经济” , 花样繁多的美颜软件和美妆产业对“年轻态”的强调和对衰老的拒斥使得“青春”成为了绝对的“正义” 。而事实上 , 人类历史中一直存在一种对“青春”的膜拜情结 。 这种情结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 。 人类“膜拜”青春的理由花样繁多 , 相较于微观的分析 , 斯坦福大学法语与意大利语系讲座教授罗伯特·波格·哈里森在其著作《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中 , 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出发 , 挖掘了我们热衷“青春膜拜”的深层原因 。在书中 , 他跨越文学、哲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 , 解读了人类的“求新”本能 , 以及“青春”对人之个体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 。 同时他也指出 , 二战后正出现一场席卷西方文化并扩散全球的“返老还童”现象 , 社会对“年轻”的痴迷伴随着对物质与欲望、激情与享受的追逐 , 一种极度追逐新奇和变动的文化也潜藏着危机 。 我们摘编了该书中的核心段落 , 借此反思“青春崇拜”背后深远又复杂的影响因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