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纽约“暂停”月余:何时重启仍未知 有人已放松警惕
受新冠疫情影响 , 纽约市按下“暂停键”已40余天 。 非关键企业继续关闭 , 民众仍被建议待在家中 , 学校将持续停课至期末 。
4日 , 采访人员驱车绕行曼哈顿 , 向来拥堵不堪的大小街道畅通无阻 , 行人三三两两 , 车声人声甚至盖不过枝头的春日鸟啼 , 只有救护车刺耳的警笛声不时划破这略显诡异的宁静 。
在空旷的时报广场 , 一部分LED灯牌不再播放商业广告 , 转而宣传防疫措施 , 用多语种提醒人们勤洗手、少出门 , 保持6英尺(约合1.8米)的社交距离 。 画面上不时蹦出一个个巨大的“感谢”和医务工作者们的照片 , 向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
本文图片
▲4月27日 , 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附近大街上行人稀少 。 新华社发(郭克 摄)
除了少数超市和送外卖的餐厅仍在营业 , 城市的其他商铺仍然大门紧闭 。 第五大道和苏荷区的一些奢侈品店早已用木板钉住门面 , 这是一种传统的防盗窃方式 。 纽约警察局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 今年4月全市商业入室盗窃案同比激增169% , 达564起 , 遭殃的主要是小商家 。
与此同时 , 部分大型零售商也因经济冲击而陷入困境 。 服装品牌“J. CREW”4日宣布公司已申请破产保护 。 在寸土寸金的洛克菲勒中心 , J. CREW独占两层商铺 , 灰蒙蒙的橱窗此时显得分外冷清 。
纽约州长科莫并不急着复工复产 , 因为纽约市疫情仍然严重 , 堪称“震中的震中” 。 截至4日晚 , 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达118万例 , 而纽约市就占了17万余例 , 比全法国的确诊病例还要多 。
州政府近日对1.5万份从州内各地超市、杂货店等采集的样本进行抗体检测 , 结果显示纽约市阳性率最高 , 800多万人口中可能有近五分之一感染过新冠病毒 。 全市累计超过1.8万例的死亡病例让医院停尸房和殡仪馆不堪重负 。 尽管多项数据指标显示纽约疫情已过峰值 , 病床和医疗物资的短缺也渐趋缓和 , 这里的抗疫之路仍然漫长 。 原定于5月15日重启经济的目标可能被延迟 , 科莫表示 , 纽约市或许还会“暂停”得更久一点 。
本文图片
▲5月4日 , 在美国纽约一处农产品市场 , 货架上有“请勿触摸商品 , 我们将为您服务”的提示牌 。 (新华社采访人员 王迎 摄)
由于“居家令”并不具强制性 , 部分在家里待不住的纽约人开始放松警惕 , 给控制疫情带来了新的挑战 。 上周六 , 数千市民涌向中央公园、华盛顿广场等平日最受欢迎的休闲场所享受久违的暖阳 , 不仅有很多人未按规定戴口罩 , 少数人也没有遵循保持社交距离的要求 。 纽约警察当天以不遵守社交距离为由逮捕了3人 , 发出了51张传票 。 即将到来的夏天也让人担忧这一情况会否越来越普遍 , 最终导致疫情反弹 。
纽约警察也是奋战在抗疫前线的群体 , 他们出现在任何可能出现聚集的场所 , 并及时上前驱散人群 。 截至4日 , 全市有超过5100名警察感染新冠病毒 , 其中超过4500人已康复并重返工作岗位 , 38位警察在感染病毒后去世 。
本文图片
▲4月30日 , 在美国纽约 , 美国海军医院船“舒适”号驶离纽约曼哈顿 。 新华社发(菲舍婕摄)
此外 , 疫情也再次暴露纽约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种族不平等问题 。 当富人可以趁着不上班去海边度假或公园遛狗时 , 公交司机、清洁工、送餐员等仍需坚守岗位 , 将自己暴露在感染风险中 。 被感染的人回到家后又会将病毒传染给更多家人 , 因为他们大多居住在不具备保持社交距离条件的公租房里 , 而在家自我隔离更是一种奢望 。
纽约州的抗体检测结果证明 , 全市所有族群中非洲裔和拉美裔的感染率最高 , 他们也是“关键行业”从业者的主要组成部分 。 对于大多数低收入群体而言 , 冒着感染风险为民众提供基本服务不仅是一种责任 , 更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温饱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
文章编辑 | 唐立辛
微信编辑 | 江华宇
【国际社会纽约“暂停”月余:何时重启仍未知 有人已放松警惕】微信审核 | 田欣
【国际社会纽约“暂停”月余:何时重启仍未知 有人已放松警惕】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
推荐阅读
- 社会保险关于社保待遇,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5个好消息
- 肺炎《纽约时报》最新头版,震撼…
- 肺炎《纽约时报》最新头版,震撼……
- 国际美国“退群”被德国外长指责后,美大使回嘴:不该怪美国,应对俄罗斯施压
- 纽约时报生命最后的脚注:纽约时报头版将登千名美新冠逝者信息
- 外媒再放狠话!就算中芯国际成功进口EUV光刻机:也无法生产5nm芯片
- 社会顺口溜!刚出的,别不好意思看!全是真实写照
- 纽约研究称美国若提前一周隔离或少死3.5万人
- 国际观察|美国称中国窃取其新冠疫苗信息?赵立坚果断回击
- 肺炎美国死亡病例近10万例,纽约时报用整个头版列千名死者生前信息:他们曾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