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之“乐”,最全解析来了( 二 )
△《清平乐》剧照那么 , 《清平乐》的“乐”今天究竟应该如何读呢?这首先要问一问为什么清人开始就有读yuè的迹象 。 近代以来读为yuè已约定俗成 , 主要原因在于时代语境的变化 , 强调词调原生的“乐调”意识加强 , 搞词学的会考虑李白《清平调》与《清平乐》的关系 , 由之将《清平乐》作为一个专名而读yuè 。 但从历史维度看 , 其原读当为lè , 则又是事实 , 所以今读yuè与古读lè , 是两个历史维度的读音 , 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 。 今天是不是要回归“原读” , 窃以为不必 , 只要知道其本来的“文学”意义是快乐的意思 , 今读yuè强调的是乐调之意 。 汉字有不少字多音多义 , 音、义既有别亦内通 , 是汉字特有的“文化” 。不过要注意的是 , 《清平乐》的读音是一个特例 , 其他词调中“乐”今天怎么读要具体分析 , 大部分还是应当读快乐之“乐” 。 将《清平乐》读yuè过度阐释为词体的音乐“性质”问题 , 说词“是借鉴近体诗格律以词调将音乐节奏定型的一种诗歌体裁” , 是不解歌唱与歌词关联的实际操作和技术原理的空洞“逻辑”推论 。 有的论词者总脱不掉先有纯音乐的曲调然后“依调填词”思路 , 不注意元稹《乐府古题序》说的“依调填词”是文人参与作词后的情况 。虽然文人作词所“依”之“调”有少量可能是纯乐曲 , 如采用大曲的“歌头”“排遍”和“破子”作词调 , 可能先有器乐曲 , 然后“依调填词” , 但大多数词调——尤其是词调生成的主源和应用最广的市井民间歌曲 , 是“依字声行腔”的“乐随词生 , 词随乐行” , 音乐、词式是双向共生关系 , 在相合对应中具有某种弹性 , 故“一调多体”的情况很常见 。文人取某个曲调填词 , 主要参照的是既有歌词的文体样式 , 将之作为一个文体“框架”来“填词” , 与既有的词式局部有所不同很普遍 , 一个词调的若干文人作品 , 字数、句数全同的情况很少 , 只要不是孤词孤调 , 唐宋文人的所有词作 , 几乎每一调的体式都有各种程度不同的“变体” , 正是歌辞文体的一大特色 , 哪有用语句的平仄格律将音乐节奏“定型”的事 。 词体样式的严格“定型” , 是宋代以降“词、乐分离”以后的事情 , 无视唐宋文人一个词调作品的“一体”、“又一体” , 用想当然的“逻辑”推论词体的“音乐性质” , 据此将调名中的“乐”都指认为音乐而读yuè , 属于一种无根之说 。作者简介
李昌集 , 文学博士 , 师从任中敏先生主攻词曲学与中国古代音乐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 代表著作有《中国古代散曲史》《中国古代曲学史》等;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主持人 。 获国家教委第三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 教育部人文社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数项 。 中国乐府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华经典资源库特聘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
推荐阅读
- 邹柏施:6.1黄金原油行情解析及操作建议
- 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 解析美国新冠疫情死亡数字计算方法、计算标准
- 3万字解析何鸿燊家族传奇:赌王故事能否继续
- 晋惠帝:西晋覆灭的背锅侠,被讽千年的大傻瓜
- 华为制裁事件”最全剖析,最差的结果是什么?
- 传统武术有实战价值吗?深度解析
- 最全!一图读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 从《清平乐》看大宋美食,满屏尽是撩人食欲
- 《清平乐》收官江疏影长文抒情 剧里宫殿剧外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