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献给拼爹新一代的演讲

昨天 , 国家一级装B艺术家何冰老师 , 用声情并茂的嚼情演讲《后浪》 , 让许多人起腻了一把 。“装B”说 , 似乎是在嘲讽何老师 。 这样一来 , 就很不幸地沦为了何老师嘴里“习惯嘲讽和否定”的“弱小的人” , 所以 , 我得赶紧自我申辩一句:不是嘲讽 。 因为 , 王朔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他一朋友这样评价鲁迅:“鲁迅 , 有什么呀!他翻开中国历史看到两个字:吃人 。 哥哥比他还少一个字 , 就看到:操!”我呢 , 浓缩历史的境界比王朔这位哥们差一点 , 跟鲁迅较为接近 。 我也看到两个字:装B 。 所以你看 , 装B既然是一台永不落幕的历史大戏 , “装B艺术家”又有何不好?更何况 , 本来就是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 , 不装B , 难道还装A不成?解释了一大通 , 如果你还认为这么说何老师有点刻薄 , 那我承认 , 其实他只是个会表演的背词器 。 《后浪》的主要问题不在他 , 而在演讲词本身 。这演讲词硌应 , 别扭 , 大而无当 , 姑且不说 , 主要是嚼情中散发着一股酸腐的气息 , 令人闻之皱眉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 , 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 ,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 , 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 , 可以尽情地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 ”如果说几千年的财富——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是礼物 , 这礼物也不是专为90后、00后预备的 , 我们每一代人都在共享这份礼物 , 其间虽然有几代人享受不到 , 那也不是因为上帝他老人家的缘故 。 而现在 , 这个享受礼物的权利只不过是重新还给了我们而已 , 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可喜 。 何况也不是从这一代才开始还回来 , 70后、80后也都基本从童年就享有这份礼物 。 再说 , 还回来的是不是全部也有些许存疑 。 比如 , 可以自由地学习语言当然是好事 , 但能够自由地运用语言才是学习的目的 。 可以自由欣赏一部电影也是好事 , 但能够自由地拍摄电影 , 以及欣赏更多电影 , 那才是更好的事情 。另外 , 据说中国还有差不多十亿人从没坐过飞机 , 十三亿人从没出过国 , 对他们来说 , “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 恐怕也非易事 。把人类文明成果说成专门为年轻人准备的礼物 , 本身就有些嚼情 。 这只是世界的一部分 , 而且还是相对虚拟的那部分 , 真实的世界才是他们更直接的“礼物” 。 我们的GDP总量虽然已是世界第二 , 人均GDP却并不高 , 相比许多国家的孩子 , 我们的新一代 , 尤其偏僻农村的新一代 , 他们在现实生活里拿到的“礼物”并不值得我们引以为傲 。即使是学习这份礼物 , 我们的新一代所拿到的也是参差不齐 , 要不然 , 你就没法理解学区房为什么那么贵 , 名校的学位为什么总是一位难求 。 再拿这次疫情来说 , 就有些农村孩子因为网络信号不好 , 于是无论雨雪风霜 , 都得跑到山顶上去才能上网课 。 科技是很繁荣 , 城市是很繁华 , 只可惜他们能感受到的极其有限 。 因为他们家不在城市 , 父母收入也有限 。如果一定要对年轻人说什么“礼物” , 不如白岩松那句话来得实在:“将来 , 社会迎接你的礼物 , 就是无数个打击 , 而你能做的准备 , 就是在校园里练就一颗坚强的心脏 。 ”“很多人 , 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 , 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 , 不喜欢什么 。 ”从小自由探索自己兴趣的人早就有了 , 也并非从这一代才开始 。 但请不要忘了 , 也一直有从小就上不起学的人 , 还有从小就穿不暖、吃不好的人 。 还有很多留守儿童 , 别说自由探索兴趣 , 就连自由享受父母之爱都不可能 。 如果不打算以偏概全 , 这篇演讲词就不应该叫“献给新一代的演讲” , 而应该是“献给拼爹新一代的演讲” 。“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 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 , 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 。 ”在阶层板固、上升空间仄逼早已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 , 这篇演讲词居然睁着眼睛说瞎话 , 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的犊子 , 也真是脸皮厚得一比 , 看来 , 什么90后、00后 , 都比不过脸皮厚 。最令人不吐不快的 , 还是以下几句——“弱小的人 , 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 , 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 。 向你们的大气致敬!小人同而不和 , 君子美美与共 , 和而不同 。 更年轻的身体 , 更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 ”把“习惯嘲讽与否定”与弱小划等号 , 把“不吝啬赞美和鼓励”跟内心强大划等号 , 这种心理暗示固然有卫生间标语“尿不到池里说明你短”之妙 , 但这样贴标签 , 不唯让鲁迅、马克·吐温、莫泊桑、欧·亨利这一大票习惯讽刺的作家汗颜 , 也让擅长写赞美诗的郭沫若、王兆山窃喜 。 当然 , 时代不同了 , 赞美理当成为主旋律 , 可是领导们并不都像你们一样没有格局 , “不吝啬赞美和鼓励”的同时 , 他们也不害怕批评 。 因此 , 领导们一再要求“D员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 , 而不是“善于听取群众赞美” 。“更年轻的身体 , 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这事 , 也得因人而异 , 我就见过有不只一个90后 , 在圣诞节这天发朋友圈表示:“中国人过什么洋节?你记得你爸妈的生日吗?你记得伟人的生日吗?”这些更年轻的身体 , 只容得下爸妈和伟人们的生日 , 却容不下一个更多元的圣诞节文化和审美 。此外我很怀疑 , 所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是否也包括弱小者习惯的嘲讽文化?如果包括 , 那就有点前后自相矛盾了;如果不包括 , 那就表示 , “更多元的文化”仅指更多花样、更多技巧的赞美文化 。 这样理解倒也没毛病 , 夸人嘛 , 总得变着法子夸 , 老是重样 , 一首老歌唱到底 , 就没什么劲了 。“因为你们 , 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 。 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 , 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 因为你们 , 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 , 就不再是忧伤、迷茫 , 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 。 是心里有火 , 眼里有光 。 ”这一段我没有太大意见 , 但是 , 如果把“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 , 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改成:“一个国家最好看的脸蛋 , 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 我会更有共鸣 。 小鲜肉 , 脸蛋确实比较好看 , 但你若说年轻人这个群体 , 内心的风景就一定比中老年人更为可观 , 这个就不敢苟同了 。 同理 , 不再忧伤和迷茫的不是青春 , 而是夕阳红;善良、勇敢、无私和无所畏惧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 而是有信仰的人才有的特质 。把一大堆并非年轻人专有 , 甚至跟年龄成反比的标签 , 强加给年轻人 , 这种讨好的态度很真诚 , 但技术很不专业 。 所以 , 据说许多年轻人听了这篇演讲 , 都纷纷表示承受不起这份赞美 。青春的力量是纯真和反叛 , 恰恰不是赞美和迎合 , 《后浪》通篇弥漫的荣幸、知足和不加收敛的讨好 , 神似贾母和王熙凤面前的刘姥姥 , 低声下气不说 , 还透着一股子老人家的狡黠与算计 。 我猜 , 这篇演讲词的作者 , 不是抱着收割流量的用意 , 就是揣着求取功名的目的 。 也可能两者都有 。一个年轻人 , 如果不是投胎技术过硬 , 十有八九没办法把自己代入到这篇演讲词的情境 。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句话讲得好:“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 , 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 ”青春这本仓促的书 , 有些人的被命运装订得精美而豪华 , 而更多人的则被命运装订得粗糙而拙劣 , 所以 , 也别说什么“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 有钱的开奔驰 , 没钱的才奔涌 。 也不管你是前浪还是后浪 , 总之有钱的在狂浪 , 没钱的在流浪 。《后浪》:献给拼爹新一代的演讲。原创公众号:【无读不丈夫】(wudubzf)让阅读比吸毒更上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