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秀士王伦的历史原型:揭竿而起纵横江淮,战死于采石矶

在《水浒传》中 , 最早在梁山占山为王的既不是托塔天王晁盖 , 也不是及时雨宋江 , 而是一位落第的秀才——白衣秀士王伦 。 在王伦的担任梁山大寨主之际 , 山上除了有四位头领 , 还有七、八百喽啰 , 可谓是初具规模 。 不过 , 由于王伦嫉贤妒能 , 他不仅未能光大梁山事业 , 最终死于豹子头林冲之手 。
白衣秀士王伦的历史原型:揭竿而起纵横江淮,战死于采石矶
文章图片
那么 ,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 , 究竟是否存在王伦其人呢?答案是肯定的 。 与小说不同的是 , 历史上的王伦并非落第的秀才 , 而是宋军中的一名士卒 , 此后揭竿而起 , 走上了与朝廷为敌的道路 , 并一度纵横江淮地区 , 令官军望风披靡 。 有关王伦的事迹 , 散见于《宋史》、《宋会要辑稿》、《三朝北盟会编》等史料当中 。 本文综合相关史料 , 对王伦的生平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
白衣秀士王伦的历史原型:揭竿而起纵横江淮,战死于采石矶
文章图片
据《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七十六册记载 , 王伦原本是宋军中的一员 , 曾经是京东路捉贼虎翼 。 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 , 山东一带遭受严重饥荒 , 老百姓怨声载道 。 王伦率领数百人杀死了沂州巡检使朱进 , 并占据了沂州地区 , 这一事件引起了朝廷的恐慌 。 不久之后 , 朝廷命东头供奉官李沔、左班殿直曹元喆率部平叛 。 得知官军前来围剿的消息后 , 王伦迅速调整部署 , 撤离沂州 , 转而率兵突入淮南一带 , 所到之处连战连捷 , 当地官吏惊恐不已 , 只得闭门自守 , 不敢与王伦交战 。
白衣秀士王伦的历史原型:揭竿而起纵横江淮,战死于采石矶
文章图片
另据《三朝北盟会编》及《宋史》等相关史料记载 , 在转战江淮期间 , 王伦的力量日益壮大 , 先后向密、青等地发动进攻 , 随后又挥兵南下直取泗州及楚、真、扬、泰等地 。 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六月 , 王伦设立了自己的年号并任命了各种官职 。 为了对义军的管理 , 王伦又下令将士们全部改穿黄色的战衣 , 所有的将士脸上都刺有“天降圣捷指挥”这六个字 。
白衣秀士王伦的历史原型:揭竿而起纵横江淮,战死于采石矶
文章图片
【白衣秀士王伦的历史原型:揭竿而起纵横江淮,战死于采石矶】对于声势浩大的王伦起义 , 北宋朝廷极为震惊 , 名臣欧阳修曾多次提到王伦起义对于北宋朝廷带来的严重影响 。 他在《欧阳文忠文集》中曾经指出:“(王伦)共取器甲 , 横行淮海 , 如履无人……皆面刺天降圣捷指挥字号 。 其王伦仍衣黄杉 , 据其所为 , 岂是常贼 。 ”为了尽快消灭 , 王伦 , 欧阳修也曾多次上奏宋仁宗 , 要求朝廷加大对王伦叛军的围剿力度 , 争取尽快将这股纵横江淮一带的叛军消灭 。
白衣秀士王伦的历史原型:揭竿而起纵横江淮,战死于采石矶
文章图片
此后 , 宋仁宗调集重兵对王伦进行围剿 。 面对不利局面 , 王伦采取了游击战的战略战术 , 继续与官军进行周旋 。 不过 , 在扬州山光寺的战斗中 , 王伦所部遭遇宋军重围 , 虽顽强抵抗 , 但在敌众我寡的局面下陷入被动 , 伤亡巨大 。 此后 , 王伦突破重围 , 来到了和州 , 结果又陷入官军的重围之中 。 经过一番激战 , 王伦最终在采石矶一带战死 。
白衣秀士王伦的历史原型:揭竿而起纵横江淮,战死于采石矶
文章图片
王伦所发动的这次起义 , 不仅对北宋朝廷带来了沉重打击 , 同时也鼓舞了江淮一带的广大民众 。 就在王伦起义失败后不久 , 中原地区的反抗朝廷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先后出现了多支实力雄厚的反抗力量 , 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北宋朝廷 。
白衣秀士王伦的历史原型:揭竿而起纵横江淮,战死于采石矶
文章图片
与王伦领导的这次声势浩大的反抗相比 , 历史上宋江领导的起义无论在规模或影响力上都远不及王伦 。 更为不同的是 , 王伦始终坚持与北宋朝廷为敌的主张 , 与官军血战到底 。 而宋江领导的起义则是半途而废 , 最终还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 或许也正是因为历史上王伦发动的这场起义 , 令《水浒传》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这才将王伦写进了小说当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