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添:犯罪心理画像|还原真实的犯罪人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犯罪心理画像|还原真实的犯罪人
情报分析师
全国警务人员和情报人员都在关注
关注
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 , 有个被称为「疯狂炸弹手」的人在纽约的火车站、电影院和图书馆等各种公共场所 , 至少引爆了37枚炸弹 。 每次作案前后都以整齐的正楷字体 , 写信给各家报社 , 除了挑衅 , 主要是强烈谴责一家叫做联合爱迪生的大公司 , 署名F.P. 。 那期间整个纽约都人心惶惶 , 担心自个儿随时随地会突然被炸飞 。
张友添:犯罪心理画像|还原真实的犯罪人
本文插图

在犯罪早期 , 「疯狂炸弹手」无意杀人 , 他设置的自制炸弹威力与手雷相当 , 放在中央车站这样的公众场合 , 但在特定的地点——比如储物柜 , 这样就不会危及到任何人
随着爆炸案的持续发生 , 民众情绪的日益激烈 , 穷尽了各种传统破案手段仍然一筹莫展的警方找到精神病理学家詹姆斯·布鲁塞尔 。 布鲁塞尔分析了犯罪现场的照片和恐吓信 , 并请警官为他讲解现场找到的爆炸物 , 推断出该案犯罪嫌疑人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男性
2、具备金属制造、组装管线和电工的知识(有军事背景)
3、曾遭受不白之冤 , 使他形成慢性疾病
4、偏执狂
5、慢性精神错乱
6、有持久性错觉
7、有稳定、系统的并伴有逻辑参与的妄想症
8、病态的以自我为中心
9、根据他是偏执狂 , 可推断他具有像运动员一样匀称的体型
10、根据他精神病发作和持续实施爆炸行为可以得出他是中年人
11、有良好的教育背景 , 不是大学文凭就是高中毕业
12、未婚
13、可能是处男
14、独居或与母亲一样的女性居住
15、斯拉夫裔(东欧移民)
16、罗马天主教徒
17、居住在康涅狄格州
18、装扮一丝不苟
他甚至指出 , 罪犯在被捕时会穿一件双排扣西装!
结果呢?警方在1957年最终逮捕的罪犯乔治·米特斯基与布鲁塞尔此前的预测几乎完全吻合 。 是不是特别难以置信?更神的是 , 虽然在家中被找到的时候乔治穿的是一件褪了色的睡衣 , 但当他遵循警察的要求换好衣服、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时 , 穿的正是一件双排扣西装 , 而且一丝不苟的扣得整整齐齐!
张友添:犯罪心理画像|还原真实的犯罪人
本文插图

传说中的“双排扣西装”
那么 , 在没有目击证人 , 物证也及其有限 , 所有信息聚集起来仍让警方的追捕行动像大海捞针、无从下手的时候 , 布鲁塞尔是如何一步步抽丝剥茧 , 让犯罪嫌疑人的面貌逐渐显现出来的呢?这就要用犯罪心理画像 。
什么是犯罪心理画像?
对实施犯罪的行为人进行个性特征推断的过程通常就被称为“犯罪心理画像” 。 简单的说 , 就是通过作案人在犯罪现场留下的 , 能够反映其特定心理的各种信息 , 分析他的动机、行为、心理特点和心理过程 , 从而对他的体貌特征和活动征象进行描绘 。
张友添:犯罪心理画像|还原真实的犯罪人
本文插图

以布鲁塞尔对「疯狂炸弹手」的描绘为例:装扮一丝不苟来自于对字迹的分析;斯拉夫裔(东欧移民)是对语言习惯和犯罪方式的分析;偏执狂是对书信内容、措辞 , 犯罪周期以及受害人群的分析;未婚、可能是处男、独居或与母亲一样的女性居住是对具体作案方式和作案筹备场所的分析 。
张友添:犯罪心理画像|还原真实的犯罪人
本文插图

狱中的乔治·米特斯基 , 沉浸在万众瞩目的喜悦中 , 诡异笑容令人汗毛倒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