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割股奉君换来抱木而死?他为何没封赏?详解介子推与寒食节关系( 三 )


因此 , 晋文公“恐他乱起” , 全副身心投入“尊王”这件事情上 , 对于“赏赐”之事就暂停了下来 。
在将周襄王护送回洛邑后 , 重耳继续行赏 。轮到介子推的时候 , 已经找不到这个人了 , 再联想到前面解张在宫门贴的那份“控诉书” , 晋文公便加紧了寻找介子推的力度 。
关于此事 , 《吕氏春秋·介立》曾做如下记载:
有能得介子推者 , 爵上卿 , 田百万 。
后来 , 据说介子推在绵山隐居 , 寻找介子推的责任 , 自然落到了地方官的身上 , 时间紧任务重 , 或许是地方官员想迫使他出山 , 便想到了烟熏的方法 。
只不过 , 介子推归隐的想法异常坚定 , 宁死不从 , 最终抱树而死 。
晋侯求之 , 不获 , 以绵上为之田 。曰:“以志吾过 , 且旌善人 。”
不过 , 一个事实是 , 无论在《左传》还是《史记》中 , 介子推均是“隐而死” , 不是被山火烧死的 。
三、介子推与寒食节的关系
关于介子推之死 , 蔡邕在《琴操》中 , 有如下记述:
子绥遂抱木而烧死 。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 。
介子推烧死之时 , 晋文公甚是伤心 , 下令这一天禁止烟火 , 都吃寒食 , 这天也被称为寒食节 。
但是 , 早在介子推之前就已经有了寒食节这个习俗 , 且其时间为冬至后一百零五日 , 故又称百五节 。
显然 , 百五节与介子推的“寒食节”在时间上并不吻合 。
[寒食节]割股奉君换来抱木而死?他为何没封赏?详解介子推与寒食节关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到了东汉初期 , 桓谭在《新论》中曾提及此事 , “以隆冬不火食五日 , 虽有疾病缓急 , 犹不敢犯 , 介子推故也” 。
这标志着 , 至少在太原郡这个地方 , 两个寒食节已经合流 。
不过 , 很多人对此依然抱怀疑态度 , 东晋的陆翙在《邺中记》记载:
邺俗 , 冬至一百五日 , 为介子推断火 , 冷食三日作干粥 , 是今之糗 。并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 , 世人为其忌 , 故不举饷食 , 非也 。北方五月五日 , 自作饮食祀神 , 及作五色新盘相问遗 , 不为介子推也 。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 , 寒食节愈演愈烈 。
到了东汉时期 , 这个习俗已经延长到了一个月 , 以至于“老少不堪 , 岁多死者” , 最终导致官方出现了移风易俗之举 , 并州刺史周举是第一个出来限制寒食节的官员 。
他写了篇祭文 , 到祭祀介子推的庙里宣读 , 说“盛冬止火 , 残损民命” , 你介子推做为一个贤者 , 这也不是你的本意吧?
结果就是 , “宣示愚民 , 使还温食 。于是众惑稍解 , 风俗颇革” 。
[寒食节]割股奉君换来抱木而死?他为何没封赏?详解介子推与寒食节关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到了三国时期 , 曹操颁布《明罚令》 , 在该条令中 , 针对民间“云有废者 , 乃致 雹雪之灾”的迷信说法 , 他予以驳斥 , 并做了个假设:“汉武时京师雹如马头 , 宁当坐不寒食乎”?并且北方为寒凉之地 , 老小羸弱 , 长此以往 , 身体何以承受?他要求令书下达之日 , “民一不得寒食 。若有犯者 , 家长半岁刑 , 主吏百日刑 , 令长夺俸一月” 。
进入后赵时期 , 石勒也曾经禁断寒食 , 不过 , 第二年的时候天降凶兆 , “暴风大 雨 , 震电建德殿端门、襄国市西门 , 杀五人” , 根据古代儒家经典 , 这种“异象”往往隐含着上天对天子的惩罚之意 , “并州复寒食如初”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随着南北民族大融合 , 寒食节开始真正走出并州 , 贾思勰的 《齐 民要 术 》有如下记载:
“寒食” , 盖清明节前一日是也 。中国流行 , 遂为常俗 。
第一次对寒食节“盖棺定论”的是唐朝 , 李隆基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 , 在其诏书中 , 有如下解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