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寻访革命圣地延安国防与历史的光辉足迹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寻访革命圣地延安国防与历史的光辉足迹
■郑蜀炎 解放军报特约采访人员 曹 琦
『国防』寻访革命圣地延安国防与历史的光辉足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宝塔山古称嘉岭山 , 位于城东南延河之滨 , 因山上有塔 , 故通常称作宝塔山 。它是延安的象征 , 也是延安的代名词 。
闫红游摄
“哪哒哒也不如咱这山沟沟好 。”在一曲热辣辣的陕北民歌中踏访春日延安 , 这“山沟沟”里的满眼景色虽算不得五彩缤纷、溢苍叠翠 , 但心一直被两种既浓且烈的色彩撞击着——黄土之漫漫、热血之殷红 。
黄土 , 是千万年大自然变迁中由风沙堆积隆起的黄土高原 。
血红 , 是一个民族在不屈的战斗中用鲜血点燃的信仰旗帜 。
“看我进击的雄姿 , 看我燃烧的足迹 , 看我火红的历史 。”成长于延安战火烽烟中的著名画家、诗人石鲁曾激情地吟唱 , 这是诗歌追慕的延安 , 这是心灵向往的圣地 。
“以崇国防”
文明进程中的语境
倘若以众多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指标来评估 , 延安显然够不上一个大都市的标准 。但是 ,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构成其城市美学评价的注定是历史和文化 。恰如一位叫沙里宁的建筑学家所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 , 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 双手搂定宝塔山 。”梦是一种深深的思绪 , 也是一种悠悠的情感 。在几代中国人的认知框架里 , 宝塔山、延河水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所积淀的民族记忆、所描绘的时代风云 , 已远远超出自然形态的地理概念和风物视野 。
山有去脉 , 水有流向 , 土有层纹 。延安这本大书一打开 , 每一页都卷涌着几千年来华夏民族的苍茫春秋 。在这个“历史现场”的时空之间 , 始终交织着忧患意识与尚武精神 , 弥漫着一种凛冽的语境——战争与军事 。
黄土高原 , 势关天下 。
我们常说“军事重镇” , 须知 , 这个词最早就是见于对延安的评价 。秦统六国 , 天下分为三十六郡 , 居“三秦锁钥 , 五路襟喉”的延安郡被首次表述为“军事重镇” 。名将重臣率军镇守亦是常态 。边塞诗名句人人熟稔:“可怜无定河边骨” , 用现代军语“兵要地志”的表述 , 延安在古代便属于无定河流域的轴心区 。
我们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 在长城历史的拼图上 , 十分引人注目的一段就是 , 秦国在尚未完成统一大业之时 , 曾在今日延安的志丹、安塞等“天下之项背”的军事要地防线修筑了横亘于山岭的“外墙”——即早期的长城 。
我们都知道那条打通商贸、传播文化的茶马古道 , 那么也应当知道 , 还有一条与长城匹配的古老国防工程——秦直道 。这条“堑山堙谷”的军事通道绵延近千公里 , 形成了从关中到北部防线可“直通之”的战略布局 , 其重要路段几乎穿越了延安全境 。虽然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 , 筑道的兵士、百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司马迁叹其为“固轻百姓力矣” , 但它改变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争格局 , 堪称军事交通奇迹 。
我们熟悉的许多史书上绕不开的人物与战争 , 都可以在这里寻根溯源 。蒙恬、范仲淹、沈括、李自成、张献忠等皆与延安这片土地有密切联系 , 战国名将吴起在延安的边镇驻守20余年 , 著名的吴起镇因其得名……
“以崇国防”——《后汉书》中 , 古人开始以“国防”来辩答家国之事 。钩沉往事 , 是为了寻找这片厚重黄土地承载的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 。上个世纪初 , 有一个叫史密斯的英国传教士来到延安 , 以独到的眼光写下对延安的评价:“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永恒过去的地方 , 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都与这个地方密切相关 。有些甚至具有世界性意义 。对这个地方了解越多 , 敬畏也就与日俱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