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道歉,别让“失真”的悲情伤了抗疫人心

姚晨道歉 , 别让“失真”的悲情伤了抗疫人心中国青年报客户端4月27日 , 一篇“援鄂40天未获任何掌声与优待”的博文“刷屏” , 文中曾提及支援武汉“护士”贾晓月“没有享受到任何公派医疗人员的待遇” , 最终“自己一个人坐车来 , 又一个人默默买张票回家”“无声无息地离开了那座英雄城市 。 没有欢送 , 甚至连一句感谢都没有” 。当天深夜 , 贾晓月发文回应 , 称“文章里面的许多内容存在出入” , 并对文章提及内容逐条澄清 。图片贾晓月本人回复后 , 博文被证实“所言有虚”:首先 , 她并非“一个人默默前往武汉” , 而是通过网上招募选拔 , 和其他队员一同抵达的;其次 , 贾晓月表示“获得了武昌区政府给予的补助” , 同时还获颁落款为“武昌区卫生健康局”的“荣誉证书”;此外 , 武汉市青山区还划出一片杏林 , 作为对包括贾晓月在内抗疫人员的“武汉抗疫的永久纪念” 。 至于贾晓月从武汉归来后 , 当地政府也进行了迎接 。 贾晓月所述情况得到同行队员李瑞瑞证明 。如今 , 该博文已被举报 , 平台方认为其行为属于“发布不实信息” , 对被举报人作出“扣除信用积分20分 , 禁言60天”的决定 。 此前 , 演员姚晨曾转发该博文 , 在得知有关信息不实后 , 也对转发内容予以了删除 , 并表示歉意 。 至此 , 舆情在反转之中开始冷静沉淀 。在举国上下防控抗疫行动中 , 广大医护人员的付出牺牲令人瞩目 。 这种瞩目既表现在深沉的道德精神层面 , 也不乏物质待遇的合理设计 , 比如各地面向医护人员 , 在出行住宿、旅游休闲等方面提供福利 , 以及个人职务、职称晋升的政策倾斜 。 因而 , 如果该博文提及的医护人员遭冷遇为事实 , 难免让敏感的舆论再度“紧张” 。正如贾晓月所说 , 文章作者“可能出于好心” , 但文章不乏多处“夸张” 。 从行文手法看 , 关于贾晓月的信息可谓虚虚实实 , 所谓“单独赴武汉”“默默买票回”“没掌声优待”等不确切信息 , 让贾晓月的援鄂过程显得异常坎坷 。 同时 , 文中提到贾晓月是在“南京一家民营医疗机构当护士” , 表示“不管她是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 , 应该都受到尊重和礼遇” , 其所暗示的“体制内外”“公立民营”带来的“区别对待” , 也容易让舆论关注的方向走偏 。不可否认 ,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过程中 , 曾暴露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短板和不足 。 比如 , 部分医院曾出现过援鄂一线医护补贴没有后方领导高的问题 , 但舆论场对这些插曲的评判、质疑 , 都是从真相原点出发 , 以矫正既有问题、妥善解决争议为目的 。 失真的悲情书写 , 甚至散布谣言 , 则扭曲了一线医护群体的真实生存面貌 , 是舆论场应荡涤的喧嚣杂音 。这种无凭无据的悲情书写 , 显然也令贾晓月“难堪” 。 对无怨无悔选择逆行武汉的贾晓月而言 , 鲜花和掌声或许不是最重要的 , “并不希望被媒体进一步曝光和宣传” 。 这篇文章看似“好心”“善意” , 实际降格矮化了她支援前线的赤子之心 。在人们的视线中 , 在历史的书写里 , 英雄从未离开 , 也从未走远 。 谣言被击破后 , 除了真相的回归 , 我们也要知道 , 鲜花掌声虽是形式 , 但人们铭记英雄、尊崇英雄的传统不能被遗忘 。 如何接续传承战疫精神 , 既需要人们身体力行 , 也体现在社会如何更好地厚爱英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以下内容由今日头条提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