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到IP,文化社区产品还可以这么玩( 二 )


人群审美的趋同 , 也就意味着社区中更容易出现一套“黑话体系” , 例如如果不是《将夜》用户 , 就很难知道“梳碧湖的砍柴人”、“废柴”、“桑桑你是我的命啊”这类圈层语言 。
这一套“黑话”由读者的共同阅读经验产生 , 不仅能天然进行新用户的强筛选 , 还能强化社区内部的互动及凝聚力 。 但同样的弊病在于 , 这类社区黑话本身是作为亚文化存在 , 有地下文化的意味 , 难以在大众群体中产生共鸣 , 也就难以实现大众传播上的破圈 。
三、社区2.0:从参与感到陪伴感
对于网络文学领域而言 , 用户的审美趣味非常多样化且分散 , 这点从阅文创作者的“橄榄型”结构分布也能看出:阅文拥有顶尖的头部作家、庞大的腰部作家、以及不断涌入的新兴作家 。 平台整体的用户拥有多元化审美 , 更利于垂直圈层的形成 , 而大量垂直圈层形成了阅文社区在整体上的去中心化分布 。
如果观察网络文学作品题材分布情况就能更加直观 , 根据《2019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 , 网络文学题材在近年来不断创新多元化 , 已经形成都市、历史、游戏等二十多个大类型 , 二百多种小分类 , 其中二次元、体育、科幻题材作品增长迅速 , 而现实主义题材整体崛起 , 甚至在历史、言情、都市这类成熟类型中也分化出新的创作特点 。

「」从内容到IP,文化社区产品还可以这么玩
本文插图
图片来自《2019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
在4月15日阅文集团公布的2020年白金与大神作家榜单中 , 除了都市、仙侠、科幻、游戏、历史、军事等多个品类外 , 医疗、刑侦等传统冷门题材也出现了不少爆款 。
网络文学在题材及用户审美的多元化表现十分显著 , 这也与Z世代的审美特征相匹配 , 据《2019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数据 , 54.5%的网文活跃用户为95后 , 而阅文集团2019年新增作家群体中 , 95后作家占比超七成 。
「」从内容到IP,文化社区产品还可以这么玩
本文插图
图片来自《2019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
如果说B站、豆瓣、微博等社区的“轻交互”、“弱连接”是社区1.0 , 那么阅文系的文学IP社区能够提供用户更多“参与感”与“陪伴感” , 强化内容与用户的情感交流及粘性 , 将成为社区2.0 。
一方面 , 文学IP社区中用户的意见对故事情节的走向、作品的推荐流量均有较大影响 , 可以说 , 社区成员与作者在共创内容 , 圈层凝聚力较强 。 根据我们的草根调研显示 , 熟人用户之间的相互推荐 , 成为最为重要的作品信息渠道来源 。
另一方面 , 文学IP在情节的长期更新中与用户进行互动并共同成长,这种“陪伴感”几乎只能出现在剧情类的内容中 , 难以在其他社区中找到类似点 , 就像如今的80/90后依然会怀念陪他成长的经典动漫 。
通过我们的草根调研数据显示 , 有近50%的用户接触网络文学年龄在20岁以下 , 超过40%的用户日均阅读网络小说时长超1个小时 , 有超一半的用户阅读网络小说年限超过5年之久 。 不难看出 , 阅读网络小说已经成为了不少用户的成长经历 。
四、社区催熟粉丝经济:从内容到IP
阅文系的社区建设对付费阅读有相对明显的推动 , 根据阅文集团调研 , 社区中段评用户的付费率与沉默用户相比提高了10% 。 但更重要的是 , 社区中用户与内容的深度互动 , 能够在整体上提升IP孵化的效率及成功率 。
从内容到IP的发展过程中 , 需要用户投入大量的注意力及情感互动 , 也正是因此 , IP孵化较少出现在内容离散的社区 , 如B站、豆瓣、知乎等 。
网络文学领域中 , 在传统的作者单向输出模式下 , IP孵化几乎只能依靠时间及读者的累积;但在社区的双向互动模式下 , 能够缩减IP本身的孵化时间 , 并产生更强的内容凝聚力 , 尤其是对于腰部IP、垂直IP而言 , 具有更大的商业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