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小学语文教学“1+x”阅读策略的运用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小学语文教学“1+x”阅读策略的运用
「童话」小学语文教学“1+x”阅读策略的运用
本文插图

2019年新的部编版教材正在使用 , 部编版教材其中一个特点 , 就是指出了明显的语文要素 。 这些语文要素 , 更多的是 , 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过程中 , 已经确立过的语用点 。 比如 , 我们读到《桥》时 , 会想到小说的故事情节 , 以及故事设置的悬念;我们读到《圆明园的毁灭》时 , 就会想到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来写圆明园的辉煌 , 而用少量的笔墨去写圆明园的毁灭等等 。 这些 , 已经成为新教材的语文要素了 。
阅读人教版教材时 , 我常常讲到关于语用点的确立 , 因为主题是多元的 , 大家可以从多个地方去选择 , 比如 , 可以从单元导读里确立 , 不过 , 那时候 , 单元导读的语句比较长 , 还需要好好揣摩一下 , 才能找到 。 再比如 , 还可以从课后思考题里找等等 。 回想起来 , 我讲了很多 , 大概有七八个 。
在部编版教材里 , 我觉得“语用点”与“语文要素”是基本一致的 , 我们之前阅读文章需有所悟 , 到现在编写体例有所指 。
部编版教材的阅读体系已经建构形成 , 实施语文要素的阅读策略正在研究、落实 。
2019年秋季 ,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随之配读 。 如何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 , 建构起两者(教材、丛书)之间的阅读体系 , 实施两者之间阅读策略 。 现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 略谈一二 。
「童话」小学语文教学“1+x”阅读策略的运用
本文插图

一、教材、丛书的阅读体系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王国》 , 人文主题是“有趣的童话” , 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 教材的编写体例:单元导读、例文(课文)、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 。 不难看出 , 教材这样编写 , 明显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阅读体系 。 安排了四篇文章 , 分别是《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旅行》和《一块奶酪》 。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安排了几个具体的阅读专题 , 有《友情点亮生活》、《美好的生命历程》《当科学遇见童话》和《做事要有原则》等等 。 从编写体例上看 , 有“精读”和“略读” 。
二、教材、丛书的阅读策略
(一)策略就在课后思考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思考题二: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然后看到了什么 , 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策略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特别是五次擦燃火柴的语段 。
策略二、初步明白想象是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 , 小女孩内心渴望什么 , 她就会看到什么 , 初步建立想象空间 。
编者把《卖火柴的小女孩》文章有六年级放到三年级 , 原因很充足 , 也很简单 , 就是让学生感受童话之始 , 就要建立想象的空间 。 建立想象的空间 , 哪一篇文章最合适?《卖火柴的小女孩》 。 安徒生本童话妙在他渗透了物象与想象的关系 , 火柴燃是幻想 , 火柴灭是现实 。
「童话」小学语文教学“1+x”阅读策略的运用
本文插图

阅读教材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知道“童话是想象的” , 从而建立起想象的空间 。
阅读丛书文章《一只蓝鸟和一棵树》 , 小树心里渴望什么 , 它就会想到什么 。 蓝鸟三次围绕树唱歌 , 每次唱歌时 , 小树会怎么想 。 也是让学生知道“童话是想象的” , 从而建立起想象的空间 。
学生领悟到此 , 够了!
(二)策略就在文前提示语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略读课文 , 我们只能津津有味 , 不能囫囵吞枣 。 提示语这样写道:默读课文 , 想一想 , 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 , 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