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如果我们读《瓦尔登湖》,大概就能明白塔莎奶奶和梭罗回归自然的愿望。作为一个哲学家、自然主义者,梭罗的离群索居更多是借孤独的环境来思考和内省,而具有艺术天赋的塔莎奶奶的回归自然则是一种“自然”行为,融入岁月带来的智慧和豁达,把生活变成了一种艺术,这都远远超越了我们普通人的高度。为六便士而奔波的我们,羡慕的是塔莎奶奶所能触摸到的月亮的高度呢。梭罗说:“天堂在我们的头上,也在我们的脚下”,我觉得,也就是在我们心里。
■网友的回复
能我认为能有一个真实例子,微博博主:王梓天,关注他你就会知道是真的能。如果我真的想像塔莎奶奶那样生活,那么我就不得不放弃在繁华都市生活给我带来的很多东西,比如便利,比如眼界,甚至可能会与时代脱轨……可是,如果那些对你而言都不重要,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的世界,我们能有很多选择,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
■网友的回复
能 那样的生活跟时代社会无关 一切靠自己
■网友的回复
出生于70年代的文青,喜欢从海子的诗里寻找生活的另一面,“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出生于80年代的文青,喜欢念叨着仓央嘉措到西藏去体验洗涤心灵之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倒是90后要洒脱的多,一言不合就写上一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报告,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抬脚就走。撞了南墙也好,喝了世俗的肉汤也罢,丝毫不在乎一时得失。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无论什么时代,都会有一部分想要逃离固有的生活,去闯入别人笔下或者口中的另一个世界。这种欲望,好听点叫“理想主义者”,难听点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者。”但通常,我们会具体的以金钱来归类甄别,有钱人想寻找生活的另一面那是陶冶情操,参考马云。没钱人要是这么干那就是找不痛快,参考你我。
哦对,还有一种人叫罗永浩,将理想主义变成了理解主义,当理想破灭以后喊一句理解万岁,于是万事大吉,前事了了。
这个世界,行动是要有成本的,你不能像动物园园长唐僧那样靠化缘进行西天取经,也多半没脸如狗一般的第欧根尼那般到处讨饭。所以大多数人总在感叹,行动永远止步于花钱之前,末了掏出五柳先生的《归园田居》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矫情的念上几句,也算是望梅止渴了。
但也总有些人,不管在哪个时代,什么地方,条件多少,都有办法找到生活的另一面。比如中国的李子柒、美国的塔莎奶奶、日本的田中昭光。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李子柒
互联网有时候像一辆速度极快的电车,浮光掠影,转瞬即逝。这辆电车会让我们忘记什么是慢的乐趣,无数乘客上车下车,彼此交织,旅途中偶尔会浮现出几个让我们有印象的面孔,只是这种面孔又会很快被新的面孔所替代。但许多人为了这短暂的瞬间,愿意花钱买热搜,做出格的行动,为什么呢?为求一火而已,至于能火多久就是尽人事看天命了。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而当我们被这种人搞得有些眼球疲劳时,李子柒出现了。田园、古风、远方,她的视频让我们想起了海子,想起了陶渊明,想起了那种只在诗书里看到过的幸福生活。
套用范伟老师在《求求你表扬我》中的说法,幸福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
当我们困在逼仄的办公室里,被上班下班的地铁挤压的呼吸不畅时,李子柒的生活就像极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这也就不奇怪她的视频为什么会被这么多人喜欢,甚至流传到海外,变成油管中的大V,年入上亿。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她为什么能活的跟别人不一样?这个问题大概有许多试图复制她生活方式的人思考过,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换一下思考方向,变成时代为什么会选中李子柒?
苏轼曾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当入世而不可得之后,他才转而开始寻求田园之趣。出世与入世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抉择,前者的麻烦在于,你必须忍受孤独与贫寒;后者的纠结则是,社会总是不尽如你意。
于是,每当我们碰到麻烦的时候,都会去想如果能换另一种生活那该有多少。可惜生活从来都不是抛硬币,能够任性的选择AB,且生活虽然充斥着苟且,但也总是会出现各种榜样鸡汤提醒你在冲一冲与忍一忍就会好了。我们多数人就在这样的意识惯性中屈从,从而画地为牢自我束缚。这是时代所赋予的特性,这个从不存在又如影随形的家伙伸出大手试图将每个人按在固定的位置上,但这个家伙也格外喜欢一些敢于打破陈规的人。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当李子柒带着陪伴奶奶的想法回到老家时,大概也不会想到展现田园生活的视频能够一鸣惊人。而现实是,为了理想的年轻人远走他乡之后,多半就像坐上了只有单程票的列车,他们不是去追逐诗和远方,而是钢筋水泥。
价值观与审美与的单一让逆向而行的李子柒显得尤为特殊了。她脱掉了都市的喧哗外衣,穿上了乡间小服,在我们都这样的时候,她以那样的方式去挑战时代的秩序。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或许,李子柒像是一面镜子,许多人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了另一种自己,那个根植于心中,只敢在梦里想象的生活。而这个时代也挑出了李子柒,证明他并不是一个吝啬古板的老头,因为他留下了其他可能性。
塔莎奶奶
如果说李子柒展示的是中式的田园牧歌风,那么塔莎奶奶就是美式的田园牧歌的代表了。
这个出生于1915年的女孩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在美国梦成为一种具象梦想的代名词时,她没有迷失在浮华的金钱世界中。在十五岁的时候,她就从学校退学,开始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我们大概很难想象一个正处于青春活力之年的女孩会将自己的生活与一个农妇的生活挂上钩。尤其是这个小女孩出身不凡,她家的常客是爱默生、马克吐温、甚至还有爱因斯坦。
试问一下,如果你家的客人是这些人,会怎么办?多半是来几张合影发到网络上,在被羡慕之中得到足够的优越感,从而飘飘然的不知所以。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而我们的塔莎奶奶却一定不喜欢名流之间的社交,她在学校的时候就是一个异类,穿着复古的衣服,留着最土的发型。这也让她收获了无数嘲笑与不解,而这个没朋友的小女孩却有远胜于成年人的心智,在“尔等皆俗人”的认知下,干脆一头扎进乡间,与鸡鸭为伍,和奶牛作伴,时而与猫狗嬉戏,时而莳花弄草。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她在23岁时发表自己的首部画册,从此后她一边编织着自己的田园梦,一边将自己成果绘进绘本里。尤其是与丈夫离婚后,她更加离群索居,开始创造自己的天堂。塔莎奶奶在她的花园中种满了蔬果与花草,她用最古老的的方法来制作面包,利用不需要电的熨斗熨衣服,甚至她家人所穿的衣服都是用自己种植的亚麻编织而成的。
她比李子柒还要李子柒,现代化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的世界甚至像是一种被镌刻的永恒。塔莎奶奶认为,“只有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怕的事。”事实也是,她在十五岁那年彻底长大,也将她的心态定格在了那时候。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1971年,她的绘本《柯基村集市》让她获得了“女王终身成就奖”。而她的故事也传遍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在美国的乡间有个叫塔莎杜朵的女人,她拥有神奇的魔法,能让时间停止流动,能创造出一个入天堂般的地方。
如果非要找出个能与塔莎杜朵相比的存在,那也只能是托尔金在小说中创造出的霍比特人了。如果给塔莎杜朵足够的时间,她也一定能创造出一个现实中存在的夏尔。
田中昭光
“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开始插花,也是因日日生活所迫。有幸我生活在一个可以随时亲自去感受四季花草魅力所在的环境里。一方面是为了生意,加之当地的风土人情,使我一入手喜欢的古器就想插上花来招待客人,如此才有了现在的我。我如今也终于像松永耳庵先生所赐的‘无法庵’的寓意一般,在插花中自得其乐了。”
日本花道大师田中昭光在他撰写的《如花在野》的序章中如是写道。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以我们对日本匠人理解的角度来看,田中昭光先生无疑就是一位花道巨匠。从二十多岁开始,他就尝试为自己的生活赋予美感,他每天都会外出寻找新鲜的花朵,回来放进他觉得合适的容器当中。纵然花的生命短暂,几日之后就将迎来凋谢,但擅于抓住瞬间美感的田中昭光还是将他的居所变成了四季皆有花的地方。
田中昭光还擅制作花器,他所拥有的每一个花器都有一个特别的故事。比如他有一个名为“古丹波”的花器,古丹波是日本六大古窑之一,他将那件古丹波花器的颜色拿来与日本“染黑牙齿”的习俗联系在一起,于是这件古丹波花器就成为了一件有历史文化沉淀的东西。田中昭光将红白绞色腊月山茶搭配旌节花一起插在这件古丹波花器中,红白相间,又有绿叶相衬漆黑的器物,一件极具美感的作品就诞生了。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所谓的大师,大概就是能透过表象看本质,能利用本质塑造新的表象。田中昭光所享受的不仅仅是插花的那一刻,而是插花能给他带来的生活乐趣。
为了寻花,田中昭光与夫人经常在奈良的山野间散步,他们用双眼去寻找美丽,用双手留住美丽。田中昭光像是花的使者,他总是能为花找到最好的搭配与器皿,也总是能利用一些不起眼的器物做成独一无二的花器。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田中昭光将自己的生活变得很慢,他在书中尽是自己寻花与待客的过程。阅读的时候,你会沉浸在他悠悠的时光中,看着他亲手制作出来的作品,感受到一种静谧之美。
就连招待朋友时,他都尽量将自然美融入其中。比如他会摆出新鲜百合调和白豆沙做的茶点,与春兰之绘,桃山时代的绘制野烧的泡茶器皿。
塔莎奶奶的生活,在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吗
田中昭光认为,“生四季之花,从花里得到生气,内心也更加充实,再也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通常而言,我们喜欢在人生中做加法,学习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即便是恋爱与结婚,也必须有1+1>2的成效,不然总会有“我一个人生活的好好的,如果不能得到更多干嘛要结婚”的想法冒出。
这种加法式人生让人们身有重负,背有鞭策,一帆风顺时倒是能飞速进步,但更多的时候是被鞭子抽打的如陀螺般旋转。等到头晕目眩之时,就彻底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但无论李子柒、塔莎奶奶还是田中昭光,他们在给生活不停的做减法。李子柒在外撞南墙之后回到乡间陪伴奶奶,从而发掘更大的价值;塔莎奶奶少年时期就看清了自己想要,于是简单直接的投身于乡间;田中昭光专注花道、茶道终成一代大师。
他们都是反潮流之人,也最终成为了他人羡慕的对象。
他们也都是快乐之人,是享受生活之人。
新品头条,网罗全球新品资讯
■网友的回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