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进程一波三折:国盛智科高毛利率存疑 实控人一家持股九成


「」IPO进程一波三折:国盛智科高毛利率存疑 实控人一家持股九成
本文插图
【「」IPO进程一波三折:国盛智科高毛利率存疑 实控人一家持股九成】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采访人员叶青 北京报道
近日 , 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盛智科”)在经历了三轮问询后 , 终于要迎来IPO大考 。 4月20日晚间 , 上交所网站显示 , 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定于4月28日下午13时召开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 , 审议国盛智能的首发事项 。
值得关注的是 , 此次备考科创板并非国盛智科首度冲击资本市场 , 根据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消息显示 , 早在2017年9月 , 国盛智科向证监会提交了IPO申报稿 , 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 但2018年3月未能过会 , 2019年11月转战科创板继续谋求上市 。
不过 , 据公司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 , 国盛智科2018年被否的老问题仍存 。 此外 , 国盛智科实际控制人为潘卫国与卫小虎 , 系父子关系 , 合计持股比例高达87.94% , 股权高度集中 。
国盛智科本次IPO拟募资7.6亿元用于中高档数控机床生产项目(5.5亿元)、数控机床研发中心项目(0.5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55亿元) 。
高毛利率存疑
天眼查显示 , 国盛智科成立于1996年 , 主营数控机床和以机床设备为主的精密钣焊产品和精密机床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是国内金属切削类中高档数控机床及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提供商 , 业务流程覆盖技术研发、方案设计、关键部件研制、软件二次开发与优化、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售后技术支持等环节 。
国盛智科本次拟募集资金7.6亿元 , 用于中高档数控机床生产项目、数控机床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 该拟募集资金规模 , 相比较此前申报中小板IPO时的募资规模多1.55亿元 , 也高于公司去年上交所主板IPO被否时的4.08亿元募资额 。
某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士刘宾对《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早在2017年该公司就向证监会递交了IPO招股书 , 拟登陆上交所主板 。
2018年证监会3月27日发布的《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52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 , 国盛智科首发申请被否 。 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 , 发审委会议关于国盛智科提出询问的主要问题是 , 数控机床综合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业公司平均水平 , 尤其是高于海天精工的原因及合理性 。 可比公司2015年毛利率均显著下降 , 而国盛智科2015年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及合理性 。
此外 , 发审委针对立式加工中心整机业务 , 2015年直销毛利率低于经销毛利率的原因及合理性;2017年台州市黄岩宝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成为直销第三大客户的原因;台州市黄岩宝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宁波盛斯机械有限公司均为2015年11月成立 , 2016年即成为发行人重要客户的原因及合理性 , 是否存在为国盛智科分摊成本、承担费用或利益转移的情形等 。
针对这个问题 , 国盛智科证券法务部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报告期内 , 公司毛利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 技术创新、高端制造和经营信誉是发行人的重要经营优势 , 也是主营业务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的根本原因 。 与此同时 , 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 客户对数控机床的需求量比较大 , 而华东地区制造业发达 , 客户需求量大 , 市场广阔 。 2016年公司战略部署决定在黄岩地区推广销售自主品牌数控机床 , 为集中精力推广国盛品牌数控机床 , 不存在分摊成本、承担费用或利益转移的情形 。
经历首度IPO落败的国盛智科 , 于2019年3月再度递交了IPO申报稿 , 拟冲击中小板 , 但2019年8月国盛智科二度IPO事项最终以撤单告终 。
两次冲刺IPO未果之后 , 国盛智科并未放弃资本化之路 , 此次转向科创板IPO 。 然而 , 采访人员对比两份招股书发现 , 国盛智科2018年被否的老问题依然存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