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风陵渡”,如何改变中国( 二 )
山西芮城附近黄河从 西侯度人、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等旧石器时代遗存 , 到 半坡、仰韶等新石器时期遗址 , 再到 陶寺、二里头等“准文明遗址” , 不同时期文化遗址相继地出现在这一带 。汾河的 晋南首先登场:炎黄时代至今还没有确切可考的考古证据 , 但最靠谱的考古与记载显示 ,尧舜禹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晋西南汾河流域 , 尤其是陶寺遗址的发掘 , 这里被一些专家考证为4500年前的尧的都城 。
西侯度人遗址伊洛河的洛阳盆地有疑似夏代都城的 二里头遗址、商代偃师城遗址 , 后来又出现了 东周洛邑、汉魏洛阳、唐五代洛阳等都城 。关中盆地则成为大型政权的龙兴之地 , 先后上演 周、秦、汉、唐四大王朝的交响曲 。三者在时间上前后相继 , 空间上相距不远 , 但被大山大河阻隔开来 。谁能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焦点指向了今 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地带 。三省交汇处的风陵渡 , 恰似一枚纽扣 , 由她引出的线串联了尧舜禹活动的汾河谷地 , 周秦汉唐的建都地 关中盆地 , 以及古都洛阳所在的 伊洛河盆地 。
风陵渡落日渡口有很多 , 但风陵渡独一无二内蒙古河口镇至山西风陵渡是 黄河中游“北干流” 。 从风陵渡拐角处开始 , 南流的黄河短暂回首北望 , 然后向东进入 晋豫峡谷 , 过三门峡 , 冲出 小浪底之后 , 就是广阔无垠的 华北平原 。“北干流”结束于风陵渡 , 这是数条山脉“共谋”的产物 。
陕西韩城的黄河龙门山西这边 ,吕梁山脉在内蒙古将东流的河水牵向南部 , 出 龙门(晋陕大峡谷南端)向南行进168公里 , 山西南部的 中条山脉由东北向西南伸过来 。 中条山东北接 太行山、太岳山 , 在风陵渡停下脚步 。陕西那边 ,秦岭山系由西向东延伸 , 与 中条山在河边打了个招呼后 , 便擦身向东延伸至河南境内 ,崤山就是秦岭的支脉之一 。秦岭与中条山合力阻断了黄河向南的步伐 , 大河只得折头而东奔去 。
中条山-风陵渡-黄河 , 对面是陕西华山如此要地 , 渡口不仅是普通码头 , 而且是复杂的交通枢纽 。 长期以来 , 风陵渡所在地 , 既承担河运码头 , 同时也是重要关隘 。 除了风陵渡 , 这里还曾建有关隘 风陵关 。 关隘携手渡口 , 一眼望三省: 北往河东 , 扼山西大门;南接中原 , 与河南相望;西锁关中 , 与秦省为邻 。除了“鸡鸣三省” , 风陵渡还是 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区的交汇点 。 唐人许浑的诗把这里的山河形胜交待得明明白白: “红叶晚萧萧 , 长亭酒一瓢 。 残云归太华 , 疏雨过中条 。 树色随山廻 , 河声入海遥 。 帝乡明日到 , 犹自梦渔樵 。 ”
华山风景诗写于潼关 , 位于风陵渡对岸 。 太华 , 即 西岳华山;中条 , 是 中条山脉;河声 , 说的是 黄河的涛声;帝乡 , 即周秦汉唐建都的 关中 。 把这些景观串联起来的结点 , 当然就是 风陵渡了 。
推荐阅读
- 天龙八部里阿朱的死居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 金庸和福建人有什么仇?下手这么狠?
- 金庸说的:笑,是一种很危险的表情
- 从马保国被打想到,,,
- 中国武林不是金庸笔下的那片江湖
- 《方方日记》和《鹿鼎记》
- “三毛式伪善”和“金庸式伪善”
- 金庸小说里武功最高的职业
- 大连晚报鲁迅先生笔下的猹,出现了!
- 鲁迅先生笔下的猹,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