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秘鲁热爱中餐的背后,隐藏着华人的屈辱奋斗史( 三 )


此外 , 他耐心总结培育良种 , 大胆地改革插秧技术 , 探索和推广播育壮秧的方法;1963年 , 戴宗汉创办种植水稻技术中心 , 把当地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3至5倍 。随着时代的发展 , 他还重视引进农用机械 , 兴办现代磨坊 , 甚至还办起了全秘鲁第一科技种植样板田 , 第一个养猪中心场 。 正是因为戴宗汉对农业所做出的种种贡献 , 1968年11月8日 , 秘鲁政府特地授予他一枚“农业功勋章” , 赞誉他为“秘鲁农业功臣” 。
『秘鲁』秘鲁热爱中餐的背后,隐藏着华人的屈辱奋斗史
本文插图

其实除了戴宗汉外 , 为秘鲁农业做出贡献的华人还有很多 。 他们将种植稻米、甘蔗、蔬菜、杂粮等方法经验传授给当地人 , 并从中国引进良种 , 提高了秘鲁农业生产 。 比如秘鲁优良稻种“中国白”和“中国雷丁”都是从中国广东、福建等地引进的优良稻米种子 , 使每公顷产量达6000公斤 , 远远超过其他品种每公顷2000至3000公斤的产量 , 而且能够实现一年两熟 。 目前 , 秘鲁每年粮食产量至少400万吨 , 充分解决了当地民众的吃饭问题 。不只是种植技术 , 当年来秘鲁创业的华工们也将饮食习俗带到了秘鲁 。 一开始 , 秘鲁人对中餐抱有偏见 。 可久而久之 , 华人凭借着他们特有的耐心和烹饪手法 , 征服了秘鲁当地人的胃 。 中国移民通过中国的传统美食融入了本土社会并被当地人所接纳 。
这才有了满大街的“吃饭(chifa)” 。 如今秘鲁人称呼许多中国蔬菜 , 如姜、白菜、菜心、苦瓜等都是根据广东话发音 , 而不是采用拉美传统的西班牙语叫法 。
『秘鲁』秘鲁热爱中餐的背后,隐藏着华人的屈辱奋斗史
本文插图

与当年华工被虐待不同 , 如今华人在秘鲁也有了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 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华人在当地参政基本没有了种族障碍 。 而在拉美其他国家 , 华人大多只能以经商为主 , 不像在秘鲁能进入政、军、外交界等 。
这一切的一切 , 当然离不开过去150年来当地华人的艰苦付出 , 否则我们哪有如此华丽的“翻身仗”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