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杂志」新锐·创作谈 | 搁浅了二十年的短篇(生铁)( 二 )



小说不追求“极端的真实” , 而追求“合理的真实” 。 生活才是极端的真实 , 现实世界存在任何巧合 , 低概率事件无所不在 , 但小说没有现实那么离奇 , 小说追求的美德是逻辑上的恰当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 才是最好 。 但在这个小说里 , 我想让它保持一部分“极端的真实” 。
换个角度说 , 很多人谈到现实和小说的关系 , 首先讲到的都是小说不完全是真实的 , 小说会把生活里的几个人物身上的事挪用在一个人物身上以增加这个人物的典型性 。 我觉得这些都没错 , 但这些是说法还是来自于具体的技术层面 , 首先我觉得有必要提醒的一点就是 , 小说这个文体 , 它最核心的文体特点就是“虚构” 。 永远要牢记这一点 。 在我看到的关于“小说”的定义里 , 都没有提到这一点 , 这是不对的 。 虚构是小说最重要的手段 。
当你真正深刻地体会了这一点 , 那么无论你在小说里写修仙 , 或者写现实生活里的家庭琐事 , 它们都会更有力 , 更向艺术的角度靠近 。 这就像是信佛的人经常提到的“不着相” , 你不着相了 , 你往哪个方向的努力都是正确并且更加大胆 。
此外 , 小说的目的 , 也绝不像教科书上所说的 , 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 , 长篇小说的目的可以是为了讲一个故事 , 而短篇小说则更像是为了提出一个谜题 。
利用虚构的手法 , 给出一个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谜题——这是我对短篇小说的定义 。 在这个基础上 , 我在写作里常常发现 , 我写幻想型的小说 , 里面往往藏着更多的关于我内心的真相;而写现实题材的小说 , 它们则离我的秘密更远一点 , 保持着和真相的距离 。

这个小说是从1996年开始动笔 , 而写完它是在2017年 , 中间被搁置的时间差不多有整整二十年 。
和自己年轻时奋力创作的很多作品一样 , 小说搁浅了 , 我当时没有能力处理这个小说留给我的谜题 。
但如果一个小说的想法放了二十年仍然能写得下去 , 那它还是值得一写 。
这么多年来 , 我渐渐意识到 , “得不到爱”不是人生以及小说意义上的悲剧 , 那只是一种自然的饥渴 。
真正的悲剧 , 是得到真正的爱 。
义无反顾 , 全部奉献 , 毫无自私可言的爱 , 才是最大的悲剧 。 才是可怕的 。 因为这种爱不仅会烧毁爱人的人 , 也会把被爱的人拖进这个漩涡 。 当我想到这个时 , 我觉得我可以把这个小说写完了 。

“毕竟它们也是生命 。 ”
多年前当我岳父说起这句话时 , 和这个小说有关的一切都还没发生 , 它还停留在我二十岁时写在草稿本上的那个开头 。
【「西湖杂志」新锐·创作谈 | 搁浅了二十年的短篇(生铁)】我当时没说什么 , 我总是拙于言辞 , 我只是看着他把那几盆花浇完了 。
那几盆花到今天都还活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