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将从陕西“消失”:栽种树木可绕地球赤道54圈( 三 )
新中国成立之初 , “风刮黄沙难睁眼 , 庄稼苗苗出不全 。 房屋埋压人移走 , 看见黄沙就摇头” , 仍是榆林地区恶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
绿色 , 是榆林人千年的梦想 。 播种绿色 , 是陕西人70年的坚守 。 随着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启动 , 越来越多人将目光和脚步“定格”在这里 。 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 , 使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 , 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 , 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 , 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事……
大漠驼迹绝 , 塞上柳色新 。 70年来 , 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 , 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面积;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 , 可绕地球赤道54圈;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 , 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
“绿水青山”来了 , “金山银山”也跟着来了 。 这些年 , 榆林风沙区大棚种植、育苗、沙漠旅游等蓬勃兴起 , 全市从事沙产业的企事业单位150多家 , 年产值4.8亿元 , 从业人员10万余人 。
“作为自然地貌 , 毛乌素沙地不是真的消失 , 只是流动沙丘全部得到固定 。 这些治理成果还属人工干预 , 尚需加快沙区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 , 实现自我循环发展 , 从根本上改变沙区生态面貌 。 ”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说 。
【治沙七十年】上世纪50年代发起挑战1951年 , 被荒沙团团围住的榆林市定边县小滩子村 , 人们肚子饿得咕咕响 。
“‘早上菜、晌午糠 , 晚上清汤照月亮’ , 咱小滩子人还要这么活吗?”带头人李守林问大家 。 “不 , 再不能这么活了!”十几个大汉掷地有声 。 这一年 , 人扛肩挑 , 搬走沙丘;栽种树苗 , 开辟良田 。 小滩子人第一次吃上了饱饭 。
榆林55%以上的国土面积 , 都被广袤的沙漠所覆盖 。 新中国成立后 , 榆林人开始向沙漠进军 。 李守林带领小滩子人 , 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前仆后继去治沙 。 4800多亩网框林一口一口“吃掉”沙漠 , 给人们带来希望 。
上世纪70年代搏战黑风口男人们拿出命治沙造林 , 女儿家也一样 。 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45年坚守大漠植树造林 , 用33条防风固沙林带和14425亩林区 , 堵住了毛乌素南缘“黑风口” 。
1974年5月 , 54名女民兵来到当时风沙侵蚀最严重的补浪河黑风口安营扎寨 , 开始了搏战风沙的艰难历程 。
从组建至今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 , 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 , 修筑饮水渠35公里 , 让14425亩荒沙披上了绿装 。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治沙英雄前赴后继年过七旬的牛玉琴仍然坚持种树 。 “只要活着 , 就要种树 。 ”她说 。 治沙造林是牛玉琴和丈夫共同的梦想 。 1988年 , 丈夫张家旺倒在造林工地上 , 她从痛苦中站起来 , 在沙海边缘植树800多万棵、11万亩 , 将丈夫生前画下的造林版图扩大了近7倍 。
在定边县 , 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唯一的儿子在拉树苗途中车祸遇难 。 “儿子没有了 , 我还有孙子 。 一代接一代 , 治沙事业永远不会断 。 ”石光银用毛乌素沙漠南缘一条百余公里的绿色屏障 , 兑现了自己的誓言 。
在榜样的带动下 , 建设美丽榆林成为这片土地上的行动自觉:44万户农民承包治沙60多万公顷 , 群众参与植树积极性空前高涨 。
如今 , 榆林已经形成“南治土、北治沙”的治沙模式 , 成为国际上一个备受关注的“治沙样本” 。
推荐阅读
- 全球疫情非洲新冠确诊病例已超13万,部分国家将从6月1日开始逐渐复课
- 中国第一大沙漠,曾经是水乡?
- 国务院如何确保今年目标任务落实?国务院将从三方面着手
- 如何确保今年目标任务落实?国务院将从三方面着手
- 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确保今年目标任务落实?国务院将从三方面着手
- 宵禁时间再次减少 泰国将从6月1日起实施第三阶段解禁措施
- 国际社会英国将从6月15日起重新开放非必需零售店
- 美军2500名士兵将从中东撤回本土 最近除了闲坐吃饭没事可干
- 特朗普“光热疗法”之后,拉斯维加斯市长称“沙漠高温”能减缓病毒传播
- 【生态奇迹!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奇迹!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