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将从陕西“消失”:栽种树木可绕地球赤道54圈
毛乌素沙漠近日刷屏了!
这个作为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荒茫之地 , 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 根据陕西省林业局的数据 , 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 , 其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 如果将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 , 可绕地球赤道54圈 。
文章图片
有人认为 , 沙漠幅员辽阔 , 飞沙走石 , 气候恶劣 , 非人类之功可以改变 。 毛乌素沙漠的 “濒危”却见证了“不可能变成可能”:中国人持之以恒的勤劳和智慧 , 让一片渺无生机的蛮荒之地 , 变身成了鸟语花香的茵茵绿洲 。
文章图片
穿越毛乌素沙漠的榆靖高速 , 是中国建成的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 图源:新华社位于陕北的毛乌素沙漠 , 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 。 蒙语中“毛乌素”意为“寸草不生之地” 。 由于这片荒漠的风沙侵袭 , 临近的陕西省榆林市曾被冠以“驼城”之名 , 意为沙漠之城 。 而今 , 这里却已然换了一幅景象 。
这片绿洲 , 是怎么来的呢?
荒漠里盛开的绿色梦想01
“风刮黄沙难睁眼 , 庄稼苗苗出不全 。 房屋埋压人移走 , 看见黄沙就摇头 。 ”这句歌谣 , 曾经是这片地区恶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
其实 , 毛乌素沙漠并非自古以来就是一片荒芜 。 在1000年前 , 这里也曾是一片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美好景象 。 但是自唐代起 , 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 加之对这一地区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发开利用 , 毛乌素地区逐渐荒漠化 。
也正因如此 , 毛乌素沙漠被称为“人造沙漠” , 它的形成 , 是人类活动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 。 到解放初期 , 这一地区的林木覆盖率只有0.9% , 流沙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 , 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环抱之中 。 29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 , 沙区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 。 古镇榆林 , 甚至被沙漠逼迫得三度“南迁” 。
这里一度是风沙的天下 , 沙进人退 , 水土流失 , 西北风从早吹到晚 , 裹挟黄沙四处侵虐 。
黄沙漫天 , 却没有掩盖住人们绿色的梦想 。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 , 战役的擂鼓亟待敲响 。 新中国成立后 , 人们开始着手应对这一地区荒漠化、风沙化的问题 , 榆林市、陕西省乃至全国上下 , 开始了一场与荒漠风沙为敌的“防沙治沙之战” 。
七十余年不懈治理终让绿色回归大地
02
从治沙防沙伊始到今日 , 这70年来取得的喜人成绩 , 源自于一代代人辛勤奋斗的执著和坚守 。
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沙治沙高度重视 。 建国以来 , 一系列防沙治沙的重大举措相继出台 。 颁布实施《防沙治沙法》 , 下发《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 , 出台《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 从制度上推动防沙治沙工作开展 。
随着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国家重点工程的相继启动 ,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防沙治沙的战役中来 。 人们大力兴建防风林带 , 引水拉沙 , 引洪淤地 , 大力推动防沙治沙工程全面推进 。
文章图片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示意图 图源:新华社宁夏、陕西、内蒙古三省(区)政府各自规划 , 许多企业纷纷投入 , 百姓亲身参与 , 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 , 铸造起抵御风沙的绿色长城 。
地处防沙治沙第一线的陕西省榆林市构建了“五位一体”的治沙发展模式 , 控制流沙近百万亩 。 数十年来持续开展“北治沙、南治土”的治沙造林运动 , 将全市林木保存面积、林木覆盖率不断提升 , 由建国初期的60万亩提升到了2157万亩 。
推荐阅读
- 全球疫情非洲新冠确诊病例已超13万,部分国家将从6月1日开始逐渐复课
- 中国第一大沙漠,曾经是水乡?
- 国务院如何确保今年目标任务落实?国务院将从三方面着手
- 如何确保今年目标任务落实?国务院将从三方面着手
- 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确保今年目标任务落实?国务院将从三方面着手
- 宵禁时间再次减少 泰国将从6月1日起实施第三阶段解禁措施
- 国际社会英国将从6月15日起重新开放非必需零售店
- 美军2500名士兵将从中东撤回本土 最近除了闲坐吃饭没事可干
- 特朗普“光热疗法”之后,拉斯维加斯市长称“沙漠高温”能减缓病毒传播
- 【生态奇迹!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奇迹!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