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垃圾处理能力够吗?,北京也要强制垃圾分类了( 三 )


“实际上我们挺希望这能成为全国统一要求 。 某种程度上至少名称、颜色是可以统一的 , 本身全国流动性就很大 , 分类版本各异会带来一些不便 , 给人感觉会很奇怪 。 ”他讲道 。
兰亚军也认为 , 北京的分类标准 , 比上海更科学和合理 。
在他看来 , 上海垃圾分类有点类似于男人、女人、小孩、坏人的分类 。 但上海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在社会治理层面更高一层 , 有很多经验可供北京借鉴 。
不过 , 兰亚军并不赞同像上海那样一下全部铺开 。 他认为 , 垃圾分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 是一个慢活、精细活儿 , 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理等产业链前后各个环节都要做好 。 北京日产生活垃圾这么大规模 , 厨余垃圾是否都有地方去?“上海垃圾分类有成功的地方 , 但在垃圾分类实效上还需进一步提升” , 他认为 。
孙新军说 , “只要把瓜皮菜叶、剩菜剩饭分出来放厨余 , 其他的搞不懂、举棋不定就放在其他垃圾桶 , 就在80分以上了 。 ”
疑问
北京垃圾分类强制实施后 , 谁来负责监督?如何解决背后利益博弈的根本问题?成本会增加多少 , 末端能力是否足够?“这些都不清楚 , 要打一个问号 , 需要重点考虑 。 相关信息也都要做到及时公开 , 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 但到目前为止 , 也没见到主管部门采取更多措施 。 ”宋国君说 。
对于违规者罚款 , 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在宋国君看来 , 处罚本身也很复杂 , 罚完之后怎么处理?况且只有执法部门才有权执行 , 而非社区监督人员 。 发生纠纷 , 怎么解决?实际上更多还是应采取教育、引导、鼓励和经济刺激的方式 。 但要改掉居民的固有习惯也挺难 , 需要一个过程 。 之前我们做过一个实验 , 很多老师第一周还行 , 但一周之后就没效果了 , 很难坚持 。 所以需要设置监督员 , 否则有的做、有的不做 , 最后又会回到原点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亦认为 , 垃圾分类不能轻易设置罚款、信用制裁措施 。 同时不宜做得太豪华 , 比如“盆景”多 , 过度智能化、形象化 , 难以复制推广 。
垃圾分类到底有无效果?其实也在考验着产业链的末端 。
“光顾着前端折腾了 , 后面还是一锅炖 , 没有意义 , 所以末端环节也要公开透明 。 ”宋国君说 。
徐向辉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 北京末端处理能力是可以满足每天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的 , 垃圾分类会持续下去 。 我们也考虑到后端决定前端 , 去年也新增了一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 。
“此前确实有后端跟不上前端的问题 。 因为要建垃圾焚烧厂 , 需要几年时间 , 周期长 , 还要有环评手续 。 而前端走得稍快了一点 。 ”徐向辉介绍 , 现在北京各社区桶车对接在逐步实现和推广 , 专桶、专车、专运就不会出现其他地方湿垃圾分的太多 , 处理不了的问题 。 如果还集中填埋和焚烧 , 垃圾分出来有什么意义?
“实际上后端有什么样的处理设施 , 前端才有什么样的资源要求 。 我们对垃圾混装混运肯定是要坚决杜绝的 , 况且这次有执法保障” , 他说 。
按照住建部的要求 , 到2020年底 , 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 到2022年 , 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 2025年前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
持续性
垃圾分类如何才能持续?宋国君说 , 如果不把整个垃圾分类产业链条打通 , 后端尚未做好 , 光前端分类也不起多大作用 。 其实这么多年没做好 , 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此 。 不过 , 现在背后根本性的利益问题还没有触动 。
兰亚军也认为 , 垃圾分类一定是后端决定前端 , 从后端向前推 。 北京整个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条件可能还不完备 , 要对前、中、后端做一个整体设计 , 各环节相互匹配 。 不能再像其他一些城市那样 , 前端热火朝天、中端人困马乏、后端哀鸿遍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