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服务阅读,为何知之易行之难
讲述人: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宋志军
出版的使命是服务阅读 。 出版者之于阅读 , 价值主要体现在优化内容供给和对接阅读需求上 。 前者的关键是选择——选出好的 , 放弃更多不那么好的;后者的关键是找到读者、了解读者 。 说来简单 , 但做实做好 , 并非易事 。
现在 , 每年20多万种新书 , 加上历年的动销产品 , 让选择成了难题 。 比如 , 那种低效甚至无效的内容供给占有一定比重 , 如以公版书为代表的重复出版问题 。
精品的形成 , 于作者 , 需要积淀;于出版者 , 需要慢慢等、细细“磨” 。 而今天 , 愿意等到果子成熟了再摘的人 , 不是更多了 , 而是更少了 。 这就有可能把本就不可多得的优质出版资源做成“夹生饭” , 造成新的浪费 。
上述问题不是什么新发现 , 基本上是从管理部门到具体从业者的共识 。 近几年在宏观政策上对出版总量过大、重复出版严重等现象加大了调控力度 , 效果初显 。 不少出版企业也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把提质增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本文插图
但彻底改变确实很难 。 难在哪里?
难在惯性思维不好打破 。 为什么当初那么多的出版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规模扩张之路?因为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有其合理性 。 当参与竞争者人数激增而市场并未同比扩大时 , 单品平均利润必然下降 。 而要维持企业利润总量不降甚至逐年上升 , 多出品种是最简易之路 。 另一方面 , 既然人工是成本 , 则单位时间内提高人均产出量是摊薄成本的最简易之路 。 因此 , 编辑工作从“技术活儿” , 越干越像“体力活儿” , 投入到单个产品中的情感和时间自然越来越少 。
难在考核评价机制不易改变 。 做出版的人都知道 , 常销书最赚钱 。 一个企业有无“家底” , 主要看常销书的数量和品质 。 而做常销书 , 就是需要慢工细活儿的“种树” , 单位时间内产量低 , 效果可能需要多年后才显现 。 但考核却是按年度进行的 。 在这种压力下 , 不少出版企业从“种树”改为“种庄稼” 。
难在已经形成的不太健康的营销模式和读者期待不好根本扭转 。 比如下游书店常态化的打折促销 , 在取悦读者的同时 , 也使其他促销手段都逐渐失灵 。 于是如同饮鸩止渴 , 只能不断加大打折促销的力度和频次 , 而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出版环节要分摊促销费用 。 当这种费用占比越来越大时 , 出版者必然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 。
【『阅读』服务阅读,为何知之易行之难】问题和困难还可以举出不少 。 但历史的经验证明 , 只要我们行动起来 , 认真地加以改变 , 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 困难都可以克服 。 我希望 , 改变来得更早一些 。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张胜、王斯敏、杜羽、蒋新军 实习采访人员 景辉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24日 07版)
推荐阅读
- 海峡导报大宁德|约会“星星的孩子”——农工党福安市委会、民进福安市委会联合举办“同心服务行·蓝丝带活动”
- 优化服务|优化服务、减证便民 央行今年取消11项证明事项
- 徐州铜山检察发布|【网格员在行动】周东升检察长走访服务企业
- 美国种族歧视为何如此严重呢?
- 为何说美国并没有那么强大呢?
- 欧洲为何无法统一呢?
- 为何说进化论的根本就是谬论
- 你为何还没成功?这3种精神,你最缺哪个?
- 临洮融媒|洮阳镇:上门办证,暖心服务残疾人
- 6亿国人月入1000,为何还有“中国人买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