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历史知识,打死你都不信,但它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二 )


【中国】有哪些历史知识,打死你都不信,但它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文章图片

何为“洋为中用”?不妨学学中国古人 , 怎样把棉花从花园种进农田里 。
“富宋”是文人的幸福时代 , 文人里最惹羡慕的 , 当属文官 。 野史里常津津乐道大宋文官的“天价收入” 。 比如寇準宋祁们点巨蜡烛喝鸡舌汤的豪奢生活 , 包拯王安石们“天价年薪”且“工资基本不动”的幸福场面 , 令多少票友连呼羡慕 , 恨不得穿越到大宋考科举 。 但是 , 就算真有“穿越”的机会 , 这事儿也必须谨慎 , 大多数的大宋文官 , 远比后人想象的穷 。
比如在宋代 , 做个文官里“县令”“主薄”之类的小官 , 薪水也就少得可怜 , 基本是“贫不足以自养” 。 直到宋神宗年间才给涨了工资 , 却也不过是“县令俸钱至15千 , 米麦4石 。 ”比起朝中重臣 , 这点钱 , 真不够塞牙缝 。
【中国】有哪些历史知识,打死你都不信,但它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文章图片

稍高一些级别的文官们 , 待遇也是有限 。 比如宋仁宗年间的著名学者石介 , 官至国子监直讲 , 平日生活也十分简朴 , 去世时却是“妻子冻馁不自胜” , 也就是妻儿都没法生活 , 靠了韩琦范仲淹等人的资助才有了活路 。 宋神宗年间的员外郎曾谊 , 也是“其家故贫” 。 陆游在南宋时做到了夔州通判 , 算是文官里的“肥缺” , 做了几年下来 , 却也是“峡中俸薄”“行李萧然” 。 也就是能混个肚圆 。
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大宋的文官太多 , 多到号称“冗吏” 。 以北宋范仲淹的说法“四五人共司一职” 。 南宋晚期时 , 宋朝的官员总数 , 更多达四万三千多人 , 国土是北宋一半 , 官员比北宋还多好几倍 。 这么多官要养 , 再有钱也养不过来 , 所以大多数的文官 , 如果只靠“工资” , 日子必然苦哈哈 。
外加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就算“养士” , 当然要先紧着高层的士大夫们 。 不止是位高权重的重臣 , 就连退休的高官 , 以及给退休高官的子弟门生亲戚加“恩荫” , 每年就是不少钱 。 北宋末年时 , 淮南转运使就哭穷说 , 淮南二十州的赋税 , 不够给洛阳的退休高官发退休金 。 宋仁宗时 , 全国只领薪水不干事的闲职 , 多达五千多个 。 甚至有人一人领事多份“俸禄” , 半点事儿都不做 。
【中国】有哪些历史知识,打死你都不信,但它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文章图片

有钱养闲人 , 老实巴交做事的官员 , 一个赛一个苦 。 如此大宋 , 怎能不积贫积弱?
清代“康乾盛世”外交史上的一桩大事 , 就是“马戛尔尼访华” 。 乾隆年间 , 英国勋爵马戛尔尼率领的庞大使团访问大清 , 意图打开大清的贸易大门 , 却被傲慢的乾隆摆摆手拒绝 。 一场出访 , 结果却空忙 。 但马戛尔尼却并不沮丧 , 因为 , 他这一趟 , 在中国捡到了另一个宝:茶叶苗 。
【中国】有哪些历史知识,打死你都不信,但它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文章图片

区区茶叶苗 , 能比得上外交大事?放当时英国人眼里 , 这还真差不离 。
从18世纪中叶起 , 中国传统的饮茶风气 , 就早已风靡了欧洲各国 。 英国人更成了茶叶的“铁粉” 。 当时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 , 都有“喝下午茶”的习惯 , 饮茶的风气遍布英国本土甚至各大洲的殖民地 。 以18世纪英国学者斯当东的统计 , 英国人无论男女老幼 , 平均每人每年要消耗至少一磅茶叶 。 这么多茶叶从哪来?只能找中国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