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荷」今天是中国航天日,他们对空间探测载荷的研制没有“停工”一天

摘要:“科研成果能对社会有用 , 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正向激励 。”
「载荷」今天是中国航天日,他们对空间探测载荷的研制没有“停工”一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按照计划 , 风云气象卫星家族将添新成员 , 火星探测器将迈向深空 , 嫦娥五号也将执行月表采样返回任务 。为保证这些国家重要任务按期完成 , 我们多个研发团队在新冠疫情来袭期间也坚守在大型试验现场 , 研制进度从未按下‘暂停’键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丁雷研究员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人员 。
“就算检查了一遍没问题 , 也总想着再检查一遍”
“试验准备阶段 , 需要把真空罐全部指标测试一遍 , 试验人员每天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 , 除了简单吃个饭 , 有时还顾不上喝水 。”风云四号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副主任设计师孙丽崴介绍 。
相比01星 , 风云四号02星的空间分辨率进一步提高 , 在做温湿度廓线反演时可更精准推测大风和降雨的概率 , 不仅对于我国大气可以看得更清楚 , 也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做出贡献 。
仪器必须在直径4米的真空罐内进行大量的指标校正工作 。这支20多人的团队从今年元旦起在闵行试验基地常驻两个月 , 载荷研制工作春节期间也没有停歇 。有些外地职工 , 原本一年就回家一次 , 正值型号项目关键节点 , 就主动放弃了与家人团聚 。副研究员朱钰博士脚踝意外受伤 , 但在试验的关键日子里 , 仍不时能看到她坐在轮椅上忙碌的身影 。
“真空罐关闭之后就没法再校正 , 就算检查了一遍没问题 , 也总想着再检查一遍 , 到最后关罐的一刻 , 已经不记得到底检查了多少遍 。”入职刚一年的黄显芮坦言 , 第一次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航天精神 , 航天产品一旦升空 , 就意味着无法再修改硬件 , 因此必须确保产品质量 , 保证万无一失 。真空罐关闭的1个半月里 , 需要有团队成员24小时轮班盯数据 , 三位团队成员常驻闵行试验基地 , 新冠疫情来袭 , 尽管有时也会担心害怕 , 但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 , 一忙碌起来也就顾不上了 。
“最忙碌的时候 , 有三个项目在三个园区并行试验 。”风云四号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主任设计师韩昌佩说 。从他的微信朋友圈可以看到 , 元旦前夜他从虹口赶到嘉定做试验 , 除夕那天他又从闵行赶到了虹口 。让他感动的是 , 由于部分特殊试验中途无法间断 , 很多年轻人纷纷主动请缨 , 项目研制并未受到影响 。疫情期间 , 单位严格人员管控 , 实行加班人员提前报备审批制度 , 有时确认加班的名单还没报备到门卫处 , 团队成员已提早赶到等待进入园区 。
「载荷」今天是中国航天日,他们对空间探测载荷的研制没有“停工”一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风云四号辐射计定标试验
疫情突来 , 大家都放弃了回家乡团聚
火星探测器的首次任务为一步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嫦娥五号探测器 , 则会将30几万公里外的月球土壤带回地球 。上海技物所承担研制了数个有效载荷和单机 。
【「载荷」今天是中国航天日,他们对空间探测载荷的研制没有“停工”一天】相关产品研制历时好几年 , 很多团队成员放弃春节、五一、十一等假期 , 许多家在外地的成员都盼着今年春节可以回家团聚 , 但由于疫情突来 , 怕影响后期工作 , 许多成员放弃回家 , 投身工作 。“最近 , 试验队员需要赶赴发射场 , 因为疫情的关系 , 部分队员可能需要待上近几个月 , 直到发射结束 , 也无法照顾家里了 。”科研团队成员徐卫明说 。
疫情期间 , 所里对重点型号任务做了精细管控 , 在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的基础上 , 对家里确有困难的团队成员加以特别关注 。有位技术人员的妻子是发热门诊护士 , 工作连轴转 , 无法照顾孩子 , 所里临时调整了这位技术人员的工作 , 让他先安心在家做好后勤 。疫情趋稳后 , 这位技术人员主动申请前往发射场执行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