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故事

【[卫星]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故事】[卫星]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70年4月24日 ,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资料照片)
[卫星]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卫星发射后 , 人们仰头寻找卫星的踪影 (资料照片)
1970年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 , 中国航天新纪元由此开启 。
那一天 , 收音机里传来的乐曲响起 , 宣告中国进入了太空时代 。它发射升空的4月24日 , 后来被确立为“中国航天日” 。
2020年4月24日 , 半个世纪过去 , 斗转星移而记忆犹新 。
“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故事 , 值得人们铭记 。
揭秘:在秦岭北麓传回《东方红》乐曲
渭南市临渭区长寿塬桥南镇青山连绵起伏 , 绕着十八盘山路盘旋而上 , 来到青山翠柏之间的航天测控装备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 , 测控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历史照片向世人诉说着悠久的航天测控历史 。
1967年 , 我国航天测控开拓者陈芳允、王大珩带领100余人的队伍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悄悄东进 , 在秦岭北麓深处扎根 , 代号“华山” 。
斩荆棘 , 搭帐篷 。在一所破旧学校的几间教室里 , 他们白天抓基建 , 晚上抓攻关 。50张桌子 , 30把椅子 , 在昏暗的油灯下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
这是我国第一个卫星测控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
当年 , 他们克服种种困难 , 靠着仅有的4台液晶管计算机 , 总存储量还不如一台普通电脑 , 完成卫星的捕捉和大传输量《东方红》乐曲的接收解码工作 。
按照前期预案 , 湘西、海南观测站第一时间把《东方红》乐曲无线波转换成铝板琴音 , 录成磁带送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享给全国听众……
记忆:看卫星成茶余饭后最爱干的事
回想起50年前的场景 , 西安市民王超美笑言 , 1970年“最流行”的事情是看卫星 。
“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 , 只有一台电子管收音机 。”王超美说 , 《东方红》的旋律对她们那代人来说并不陌生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音乐舞蹈史诗 , 学校专门组织去电影院看过 。但是 , 从卫星上传来的《东方红》乐曲 , 听起来却格外洪亮 。
4月26日 , 《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这一重大消息 , 指出“这次卫星发射成功 , 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
地面测控组预报的地面观星信息不断地在广播与报纸上更新 , “看卫星”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王超美记得 , 只要是晴朗的夜晚 , 就能看见人们抬着头 , 寻找天空中划过的光点 , 然后说:“看 , 那是我们的星星 , 是我们的‘东方红’!”
回忆:研制天线保证卫星“听得到”
作为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前身 , 五〇四所当时承担“东方红一号”地面乐曲短波接收天线和跟踪测控设备701-5引导雷达的研制任务 。前者保证卫星“听得到” , 后者是保证地面对卫星实施有效地跟踪测控的关键所在 。
五〇四所“东方红一号”卫星(以下简称“东一”)短波信号接收的海南站试验队一共七人 , 现年79岁的赵恩惠是这支试验队里的一员 。他和其他6名队员一起 , 4月17日早晨从广州港乘船 , 经过一天多的海上航行 , 第二天傍晚踏上海南岛 , 执行接收“东一”短波《东方红》乐曲的任务 。
“4月24日午饭后 , 海南站长通知我 , 全站进入八小时准备 , 试验队所有仪器设备开机预热 , 做最后检测 。”赵恩惠回忆 , 短波《东方红》乐曲接收试验队除五〇四所7人外 , 还有中央广播事业局负责录音的3人 , 五〇九所配合微传输试验的2人 。大家商定除两人执班守机外 ,其他人下午休息 , 准备晚上执行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