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1943驻印远征军反攻缅北:辉煌于邦家之战( 二 )


『克己』1943驻印远征军反攻缅北:辉煌于邦家之战
文章图片

自负的柏特诺将军
据孙立人将军回忆 , 反攻缅甸战役的发起实际受政治因素影响 。 因开罗会议要在1943年11月23-26日举行 , 中缅印战区因此决定在此之前发动对缅甸日军的进攻 , 为开罗会议“献礼” 。 当时 , 史迪威将军不在印度 , 参谋长柏特诺将军指挥中国驻印军 。 这位将军是情报员出身 , 过于相信英国人提供的“于邦家只 有少数土人缅军组成的搜索队 , 间有一两个日本军官配属”、只有士兵“三数百人”驻守的情报 , 命令新38师112团不必携带重武器 , 于11月1日前占领大洛 至大龙河及大奈河之交汇点与下老寨一线 , 以掩护新平洋前进基地建筑新机场 , 便于盟军后续兵团进出野人山区 。
孙立人将军据理力争 , 告诉柏特诺驻防于邦家的日军驻有重兵 , “迫击炮、野炮、山炮 , 色色俱全” , 而且仅用一团人马去攻占并防守如此宽广的地域 , 无疑兵力太少 。 柏特诺将军听不进去 , 宣称自己是炮兵专业毕业的 , 重炮根本运不进于邦家这种地方 。 到后来日军升起了气球 , 指示炮兵射击 , 这位将军还是不信 , 直到孙立人把日军的炮弹拿给他看 。 一句话 , 于邦家之战最初的围聚是柏特诺将军急于“献礼”导致的 。 用孙立人将军的话来说 , 柏特诺将军的作战计划 , 不像是进攻据点 , 倒像是到据点去“接防” 。
112团接到的任务是拿下于邦家 。 他们两翼包抄 , 可是由于没有携带重武器特别是火炮 , 112团啃不下日军在于邦家构筑的纵深400码、横宽800码、树木茂盛的核心阵地—日军在树顶和地面上修筑了极其坚固的鹿砦(用伐倒树木构成、形似鹿角的筑城障碍物)、坑道和碉堡 。 李克己的先头部队江晓垣连进攻 到核心阵地前面时消灭了70多个日军 , 伤亡了30多个兄弟 , 江晓垣连长和刘治排长阵亡 。
11月4日 , 李克己见啃不下日军主阵地 , 亲自带着一个加强连从临滨赶到于邦家 , 对日军进行三面包围 , 又在大龙河渡口处设立了两个重机枪阵地 , 防止河对岸的日军过来增援 。 其间 , 日军多次夜间偷渡 , 都被重机枪阵地消灭了 。 到22日 , 对岸的日军得到炮兵部队的增援 , 重机枪阵地被日军炮火摧毁 , 机关枪一连连长吴谨和阵地共存亡 。 日军得以从河对岸渗透过来 , 并且绕到了李克己背后一千码的高地处 , 构筑了阵地 。 局势一下子被翻转了 。
原来是李克己三面包围于邦家据点的日军 , 现在反被人家迂回包抄 , 并且绕到了背后 , 客观上形成了两面夹击的态势 。 要命的是 , 渗透的日军还与被围困的日军连成一气 , 李克己的加强连顿时沦为孤军 , 前路后路断绝 。
『克己』1943驻印远征军反攻缅北:辉煌于邦家之战
文章图片

李克己是孙立人的老部下 , 亦是爱将 。 112团是新三十八师的主力 , 1营又是其中的拳头 。 孙立人知道他们身处险境 , 着急坏了 。 孙克刚将军在《缅甸荡寇志》中说 , 直到此时 , 盟军指挥部才相信 , 于邦家的敌军不是少数的缅甸兵 , 而是附有大量炮兵的第五十五联队主力了 。
孙立人将军对这段经历也有回忆 。 当时他从重庆赶回指挥部 , 向柏特诺将军建言 , 要求亲自带领新38师的两个团去解救112团 , 但柏特诺将军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 。 第二天 , 史迪威将军回来了 , 孙立人将军又和史迪威将军一直争辩到晚上12点 , 要求史迪威允许自己集结部队 , 并请求他第二天去前线视察 。 第二天 ,史迪威一视察 , 知道柏特诺将军错了 , 同意了孙立人的增援请求 。 孙立人急率113、114团及师属山炮第二营驰援于邦家 。 原始丛林交通不便 , 而且路途遥远 ,等孙立人到达112团外围时 , 李克己所部已经在大榕树阵地坚守整整34天了 。 这就是精彩而壮烈的“大榕树之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