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疫情年中,再说世界读书日,中西方关于何时开始爱读书有个“巧合”

中国人在童年时很少有人没听过这首著名的童谣:“春天不是读书天 , 夏日炎炎正好眠 。 秋有蚊子冬有雪 , 要想读书待来年 。 ”哈哈 , 为什么这童谣流传这么广呢?这足以证明旧时代大家都认为读书诚乃苦事一桩
世界读书日■疫情年中,再说世界读书日,中西方关于何时开始爱读书有个“巧合”
文章图片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碎陶片上阅读的女子“人生识字忧患始” (后来鲁迅先生把它改成了 “人生识字糊涂始” ) , 为啥呢?读书的确辛苦——中国古人读书是为了责任、为了升官发财、抑或家族名声利益 , 却很少提倡快乐读书 。 读书就是为了读本身——不求甚解甚至读而不解 , 小孩子读书开蒙太早 , 先生的教学法又糟糕 。 这样的功利读书毫无愉快可言 , 所以读书成了读书人童年的噩梦;而读书人长大了 , 又用他们童年读书的经验折腾下一代的读书人 。 这种循环绵延了两千多年 , 讽刺的是 , 这样的教学法下居然也出了不少真正的学者 。
难道真是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么?其实人性的慧根的确是存在的 , 不管多么糟的老师 , 都挡不住有才学生后来成才 。
外国怎么样呢?其境况亦不遑多让 。 西方国家读书虽然“高贵” 甚至是特权 , 但是旧时代能 “享受” 读书者几稀 。 中国拜造纸和印刷术之便 , 书较易得易传;而欧洲中世纪以前 , 书的制作几乎全靠抄写 。 而纸呢 , 竟全靠动物皮做成 , 一本书往往动辄要用几百张羊皮 , 其昂贵可想而知 。
欧洲中世纪甚至很多国王和贵族都不识字不能读书 。 读书权被控制在教皇和高级僧侣那里 。 他们掌控了读书权就掌握了知识和法律解释权 , 甚至可以控制国家政权 。 所以黑暗的一千年中世纪里欧洲国家纷乱频仍战争多发 , 教权和皇权的斗争从没止息过 。
读书在西方真正受世人欢迎是文艺复兴以后;而巧合的是 , 在中国 , 百姓普及知识并喜读流行“话本”也是在明代后期 。 这些 , 除了思想革命影响以外 , 也跟当时纸张和印刷术科技进步不无关系 。
世界读书日■疫情年中,再说世界读书日,中西方关于何时开始爱读书有个“巧合”
文章图片

十九世纪中后期女子偷读禁书情境到了近代 , 随着小说和通俗读物流行 , 再加上大众教育的普及 , 读书已经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 。 读书的权利在失去了特权的加持和神秘色彩以后在整个世界范围飞入寻常百姓家 。 但是 , 健忘的今人却不再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 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因此提出要重新倡导读书、尊重知识、尊重作家和诗人 。 世界读书日因此应运而生 。
世界读书日算起来发源很早 , 但定型却在晚近的1995年 。 它的英文名字有三个 。 一般叫作World Book Day, 但因它也是世界版权日 , 所以全名是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 简称 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Book 。
世界读书日源于西班牙纪念《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的传统 。 它最早曾定在十月七日 , 这是塞万提斯的生日 。 后来移到了四月二十三日即他去世的日子 , 因为历史记载这一天也是另一位世界文豪莎士比亚去世的日子 。 同时 , 这一天还跟很多著名作家、诗人的诞辰和纪念日有缘 , 如西班牙-秘鲁作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維加、英国诗圣华兹华斯、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等 。 但有悉心的历史学家考证 , 虽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两位文豪都逝世于四月二十三日 , 但当时西班牙采用的是格利高里历 , 而英国采用的是儒略历 , 二者之间相差有十天 。 按照格利高里历 , 莎士比亚是在五月三日去世的 。 可是不管怎样 , 后人都乐意接受两位文豪同日离世的说法;因此 , 现在就把四月二十三日当成纪念他们去世的世界读书日 。
世界读书日■疫情年中,再说世界读书日,中西方关于何时开始爱读书有个“巧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