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谁动了金牌美剧制作人的“分账”蛋糕?

编剧@谁动了金牌美剧制作人的“分账”蛋糕?
图片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 , 作者为夏培 ,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迪士尼的流媒体服务Disney+在上线五个月后订阅用户突破了5000万 , 作为参考 , 流媒巨头Netflix达到这一数字用了七年 。 根据2019财年的年报显示 , 包含流媒体Disney+在内的直面消费者&国际业务部门营收为93.49亿美元 , 占比13.4% , 同比增长173.8% 。 在欧美地区新冠疫情蔓延 , #Stayhome口号得到响应的背景下 , 迪士尼大刀阔斧式的流媒体进军 ,宣告了阶段性的胜利 。
迪士尼想和Netflix一较高下的野心 , 早已生动地写在一场别开生面的抢人大战中 。
2018年2月迪士尼官宣《星球大战》未来三部曲将由与卫·贝尼奥夫(David Benioff)和D·B·威斯(DB Weiss)共同创作 , 五年的打包价为2.5亿美元 。 这两位曾与HBO有过十年的合作 , 共同打造了HBO王牌剧集《权力的游戏》 。 2019年8月 , 2DB又与Netflix签下为期数年的影视合作合约 , 合约价值2亿美元 。
编剧@谁动了金牌美剧制作人的“分账”蛋糕?
图片

▲《权力的游戏(第一季)》剧照
在以创作者为主导话语体系的美国电视产业中 , 给编剧开出如此高的价格与明星般的话题度 , 是在我国电视剧产业中非常少见的 。
从传统电视网到流媒体 , 美国的电视产业伴随着市场话语权的转换 , 创作团队们也经历着收入分账的改变 , 流媒体执行收入“垄断” , 而这层改变的背后 , 也是流媒体们对于内容壁垒高筑以及商业安全稳妥的渴求 。
创作收入纠纷:祸起“三位一体”影视集团的“暗箱操作”
先简单介绍一下美剧的创作团队构成 。 在一个成熟的剧作中 , 发挥重要作用的有三个角色 , 创剧人(creator)、首席编剧(head writer)、剧集主管(Show Runner) , 这三个角色是可以兼任的 , 即可以一人同时担任两个或三个职位 。
所谓创剧人(creator) , 顾名思义便是美剧的发起者 。 在构想出故事创意后 , 他(们)会与电视台进行沟通了解合作意向 , 当被采纳后就立即进入试播集的拍摄阶段 。 除非发生特殊情况 , 创剧人都会是剧集主管(Show Runner) 。 剧集主管决定了剧情的风格和走向 , 其实相当于电影的制片人 , 处理选角 , 导演 , 风格等执行方面的事务 。 而编剧团队(writer’s room)则由六至十余人组成 , 他们各显神通 , 有的负责搭故事逻辑框架 , 有的负责润色语言 , 首席编剧(head writer)则是统筹规划 , 稳定监工 。
编剧在美国影视产业中属于妥妥的高薪职业 , 薪酬有业界标准可依 , 美国的编剧协会(Writers Guild of America)有一万二千多名注册编剧 , 皆受法律保护 。 他们在电视剧进入正式订购期后周薪在3000-6000美元之间 , 而一集三十分钟试播剧剧本酬劳为3万8千美元 , 六十分钟剧为5万2千美元 , 高薪的知名编剧们大多会聘请经纪人(agent)来为自己打理薪酬事务 。
那为何又会频频出现《行尸走肉》第一季制作人(导演兼编剧)Frank Darabont因收入分成问题状告AMC这样的纠纷呢?
编剧@谁动了金牌美剧制作人的“分账”蛋糕?
图片

▲《行尸走肉(第一季)》剧照
缘由得从影响电视产业三十年的财政利益和辛迪加法案(fin-syn rule)开始说起 。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于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财政利益和辛迪加法案 , 以限制商业电视网自制节目的数量 , 实现制播分离 , 鼓励中小型独立制片公司的发展 , 防止三大电视网的播放权垄断 。 在此法案的影响下 , 电视网将向制片公司支付授权费用(licensing fee)来换取两轮的剧集播放权 , 在两轮播毕后 , 制片公司可以将剧集卖给其他的电视台进行轮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