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进入“零安全”时代?5G催生更大网络安全市场


5G实现万物互联 , 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 , 但5G的虚拟化和软件定义能力也引入了新的安全挑战 , 将催生更大的网络安全市场 。
“5G时代 , 通信变成一张IT网络 , IT、OT和CT三网融合 , 标准的封闭通信协议和通信网络开放成软件定义的网络后 , 数据的入口和各种接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从只有通信设备厂能参与的产业变成了所有IT人都能参与的蓝海市场 。 ”4月21日 , 亚信安全总裁陆光明在接受第一财经等采访时表示 , 除了电信运营商 , 5G进入行业应用还将对安全产生刺激性需求 , 将会带动数万亿行业应用投资 。
【『第一财经』进入“零安全”时代?5G催生更大网络安全市场】『第一财经』进入“零安全”时代?5G催生更大网络安全市场
本文插图

一方面 , 随着5G网络规划和建设逐步落地 , 现有网络架构的云化升级以及核心网的SDN化将引入数千亿的IT化投资 。 陆光明指出:“运营商每年在5G上的投资高达数几千亿元 , 这些投资原来可能在通信设备上 , 现在都变成了IT化的投资 。 不管是运营商自己的业务支撑网络软件 , 还是通信网络涉及的核心网、边缘云以及各种智能接入设备 , 都会带来安全挑战 。 ”
电信运营商的资本开支是整个产业链的风向标 。 三大运营商的今年资本开支大幅增加 , 达3348亿元 , 5G占一半以上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今年的资本开支分别为1798亿、850亿和700亿元 , 5G投资分别高达1000亿、453亿和350亿元 。
另一方面 , 5G作为新基建 , 将加速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 5G的切片网络在各行业应用过程中也会遇到大量新的网络安全挑战 , “甚至会出现基于这些垂直行业应用的运营商 , 这些行业运营商对网络以及网络安全防护的需求是7×24小时 , 需要有强大的网络和网络安全复合能力的厂商 。 ”陆光明称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此前也表示 , 5G推动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 带来产业的应用 , 实现了计算与通信的融合 ,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网络运维减少了人为的差错 , 智能化的监控有利于提高网络的安全防御水平 , 但是5G的虚拟化和软件定义的能力也引入了新的安全风险 , 需要正视5G带来的安全挑战 。
“从运营的角度看 , 5G核心网要负责把用户链和基站组织好 , 让用户上大网和上边缘云始终都保持高质量通路 , 这对核心网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 ”亚信安全CTO 薛辉表示 , 在5G时代 , 这不仅仅涉及设备厂商 , “对于园区、工厂而言 , 专网的安全性往往受到更多威胁 。 ”
与此同时 , 在入口多元化、数据立体化、服务个性化的企业网络中 , 采用多元化设备工作的5G云网环境里 , 数据遍布各处 , 传统的企业边界、业务边界都已不复存在 , 新的边界将由多层面、多维度、动态的安全防御体系来构筑 。 对此 , 亚信安全提出 , 要用安全定义边界 , 以身份安全为基础 , 以云网安全和端点安全为重心 , 以安全中台为枢纽 , 以威胁情报为支撑 。
5G时代 , “零信任”变得越发重要 , 即不能相信任何人 , 所有一切发生的事件都要去进行检查和核实 , 包括身份的核实、位点位置的核实 , 以及包括网络活动所发生的上下环境和情景的核实 。 其中 , 身份安全是一大核心能力 , “到了数字世界 , 身份永远是第一道关口 , 不管是接入人还是设备 。 ”陆光明指出 。
近几年来 , 网络安全态势变得越来越复杂 , 数据泄露、APT攻击、勒索病毒等事件愈演愈烈 , 例如2017年美国核电站持续遭遇黑客渗透攻击 , 2018年韩国平昌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官网受攻击 。
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将推动这一行业快速发展 。 市场调研机构IDC报告预测 , 2020年全球网络安全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的总投资将达到1202.8亿美元 , 较2019年增长10.1% 。 该机构认为 , 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对网络安全技术的采纳愈加重视 , 市场环境向好 。 在2019-2023年的预测期间内 , 全球网络安全相关支出将实现10.0%的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 , 预计2023年将达到1571.6亿美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