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北京门头沟在地域上有两个概念,细说古道上独特的“窑神庙”( 二 )


窑神是矿工们的精神慰藉在漫长的采煤活动中 , 窑工劳作常遇到各种不可预测的危险 , 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 因此精神上需求一个神灵保佑自己 , 于是就产生了窑神 。 窑工们建庙供神 , 又称魏老爷 , 视其为门头沟煤业的鼻祖 。
门头沟窑神庙坐北朝南 , 由山门、大殿、厢房、后院二进院落组成 , 山门石匾“古刹窑神庙” , 何时建造已查不清楚 。 庙里保存一方清光绪七年(1881年)石碑 , 碑首题“重修豁免煤税碑记” , 石碑保存完好 , 字迹清晰 。 碑文记载:“国思窑神庙 , 旧有豁免煤税碑记 , 因嘉庆六年(1801年)大水冲刷磨灭无存……”说明清嘉庆年间就有窑神庙了 , 是由门头沟、大台、岭西、王平等地的煤窑主联手集资修建的 , 之后山西富商也投资煤业 , 并出资修复殿堂院落 , 使窑神庙延续百年 。 1945年门头沟镇公所在窑神庙办公;1952年京西矿区政府公署在庙里办公;1953年政府公署迁出 , 办圈门小学;1968年改北京圈门中学 , 改革开放后中学扩建迁出;1985年窑神庙成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政府出资全面整修窑神庙 , 并将周围清理整顿 , 把圈门过街楼建筑、圈门戏楼和窑神庙连成片 , 建成“窑神庙公园” 。
【推荐▲北京门头沟在地域上有两个概念,细说古道上独特的“窑神庙”】推荐▲北京门头沟在地域上有两个概念,细说古道上独特的“窑神庙”
文章图片

祭祀期间 , 圈门戏楼热闹非凡 。摄影:莲莲窑神庙供奉的窑神爷 , 是庙中正神 , 百姓称魏老爷 。 魏老爷有多种形象 , 过去门头沟地区圈门、千军台、庄户村、王村月岩寺都有大大小小的窑神庙 , 很多窑工的家里贴有纸质窑神像 , 其窑神的形象都是民间创作出来的 , 外形大体特征趋同 , 局部又有不同之处 。 说到魏老爷 , 据传早年间 , 一位窑工姓魏 , 其性格豪迈 , 身材魁梧 , 体强力壮 , 急公好人 , 乐于助人 , 得九天玄女娘娘“地书”的真传 , 煤窑里外大家尊称魏老爷 。 魏老爷精通煤窑各种活计 , 经验积累雄厚 , 能根据岩石山脉、河流的走向来确定地下煤层的位置 , 多次在窑下发生危险的时候救助窑工 , 并且哪座煤窑的窑主请魏老爷去做活 , 煤窑就煤源丰厚 , 兴旺发达 。 渐渐地 , 人们一边想念魏老爷生前所做的好事 , 一边把魏老爷的事迹神化 。 窑主祈求魏老爷保佑兴旺发达 , 窑工们祈求魏老爷保佑下窑采煤平安 , 把魏老爷视为煤窑的祖师爷——煤窑神也 。
门头沟窑神庙大殿里供奉的魏老爷坐像 , 圆眼直瞪 , 黝黑面堂 , 蓬松虬须 , 相貌威猛 , 头戴官帽 , 身穿铠甲战袍 , 右手持竹节钢鞭 , 左手上托(手中握钱) , 脚蹬皂靴 , 左脚上一只大窑鼠俯卧 。 大窑鼠就是百姓叫的老鼠或耗子 。 生活在煤窑里的窑鼠 , 每天在窑井里上蹿下跳 , 左右乱钻 , 窑工们从不伤害它们 , 因为窑井里的老鼠听觉、嗅觉、感觉都特别敏感 , 一旦井下有顶板下塌、坑道裂变、瓦斯浓度高、细缝流水变大等将发生的危险 , 都会有地质变化前兆 。 窑工们还没察觉时 , 老鼠会感觉到 , 并且出现躁动或反常活动 , 给人们提供了灾害预警的信号 。 历史上有过多次通过老鼠的异动而使窑工化险为夷的事例 , 所以“窑鼠”也被供奉在窑神旁 。
祭祀活动比外地提前一天历史上门头沟人把祭祀窑神生辰的日子定在每年农历腊月十七 , 而其他地方祭祀窑神是腊月十八 , 这里还有讲究呢 。 因为门头沟地区隶属宛平 , 京畿直辖 , 有天下首县之说 , 县官品级较其他地区同级官品要高一级 , 为显示地位之高 , 所以祭祀窑神的活动提前一天 。
古代年景好的时候 , 一进入腊月 , 门头沟的各窑主、乡绅等地面上有头有脸人物就聚在一起商讨祭祀窑神的事宜 。 选出牵头人操办祭祀窑神活动 , 有钱出钱 , 有物出物 , 有人出人 。 就连最吝啬的窑主也得“出血” , 集资办祭祀活动、摆酒席宴、请戏班唱大戏、请村里幡会表演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