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军班”改变了什么?

“蓝军班”改变了什么?
——第77集团军某旅在基层战备演练中融入对抗要素的探索实践
“蓝军班”改变了什么?
文章图片


“蓝军班”改变了什么?
文章图片


“蓝军班”改变了什么?
文章图片


“蓝军班”是怎么来的
没有对抗 , 就没有实战化意识
“蓝军班”的故事 , 要从去年夏天 , 第77集团军某旅装步三连组织的一次战备演练说起 。
与往常一样 , 在那次演练中 , 连长马宁按照演练预案 , 命令抓捕组沿道路前出对“敌”实施抓捕 。
这样的模拟演练并不存在真实的“敌人” 。
很快 , 六班长王林建带领抓捕组出动 , 非常娴熟地进行抓捕、捆绑、押解……抓捕行动在几分钟内就结束了 。
“反正都是‘空对空’ , 意思意思就行了 。 ”王林建“得胜” , 带队返回 , 却被连长马宁紧急叫停 。
“完全没有投入进去 , 个个都在‘跑龙套’!”马宁忍无可忍地“兴师问罪”:抓捕组组长王林建本是个对工作很负责的骨干 , 却在演练中如此“走流程” , 为图快 , 动作都变形走样;封控组没有一点紧张和认真 , 举着盾牌有气无力;警戒组全程没挪动警戒位置……
面对连长的严厉批评 , 下士娄伟觉得委屈 。
几年前 , 还是新兵的娄伟第一次参加连队战备演练 。 当时 , 他激动得心脏怦怦直跳:“以为真的要打仗了 。 ”
可到达目标点位 , 娄伟才发现 , “敌人”并不真的存在 , 只是模拟敌情而已 。 他心中的那股激情顿时消退不少 。
后来 , 这样的模拟战备演练参加得多了 , 娄伟就再也紧张不起来了 。
中士王丙胜说 , 以往战备演练都按固定套路 , “敌人”总是不堪一击 , 我方总是不断胜利 。 他感觉 , 演练就像“应付差事 , 没意思” 。
说完这些“牢骚话” , 王丙胜拍着胸脯对马宁说:“连长放心 , 真要上了战场 , 我们大家都是很有血性的……”
这让马宁回想起之前 , 每次上级组织红蓝实兵对抗 , 全连官兵都拼了命地往前冲 。 他们那种喷涌而出的决胜激情 , 好几次都让他这个连长眼眶发热 。
“为什么连队自行组织的战备演练大多沦为‘走程序’呢?”马宁意识到 , 这背后的原因恰恰是缺少真实对抗 。
【“蓝军班”改变了什么?】“没有对抗 , 就没有实战化意识 。 ”马宁召集骨干讨论 , 大家之所以在上级组织的实兵对抗演习中紧张认真 , 就是因为对抗点燃了激情 。
而连队日常组织的战备演练 , 要么只有模拟“敌情”、没有真实“敌人” , 要么扮演“假想敌”的战士一触即溃、一战就降 。
时间久了 , 连队官兵们慢慢就松懈了 。
随后 , 马宁决定参照实兵对抗演习中的“蓝军”部队 , 依葫芦画瓢 , 在连队内部设置独立指挥、自主行动的“蓝军班” , 通过红蓝对抗来激发官兵的积极性 , 检验战备演练成效 。
果然 , “蓝军班”一出场 , 效果立现:演练中 , 因为不知道“蓝军班”会从什么方向、开展何种形式的进攻 , 全连官兵高度戒备 。
“虽然很累很紧张 , 但与以前相比 , 我更喜欢现在的演练 。 ”娄伟说 , 他在连队的战备演练中 , 找到了参加大规模实兵对抗演习才会有的那种激情 。
“蓝军班”绊倒了谁
战备物资不是“摆设” , 战备方案更不是“电影脚本”
作为“蓝军班”成员 , 下士薛志强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被俘”时的场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