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庙』【长安村落】——黄良街道上北良村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长安村落】——黄良街道上北良村
谨以此文 , 献给大西安建设中 , 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药王庙』【长安村落】——黄良街道上北良村
本文插图

地处黄良镇西北1.5公里 , 位于古长安通往四川的官道上(而今紧靠子午大道) 。 南邻终南山 , 北有滈河 。 2000年 , 2个村民小组 , 92户 , 346人 , 土地444亩 。 2012年115户 , 420人 , 土地150多亩 。
『药王庙』【长安村落】——黄良街道上北良村
本文插图

一组在村里边 , 三四十户村民基本上都是罗姓 , 是村中大户 , 在长安地区曾是和王曲郭家齐名的大家族之一 。 二组在村外边 , 村民的姓氏比较杂 , 有王、杨、赵等 。 罗家的原籍已不可考 , 大约在清朝中期 , 罗家的先祖弟兄二人从山西的洪桐县大槐树下来到关中 , 落户到此 。 起初很贫苦 , 四世的时候 , 农耕兼作商业 , 家境因之好转 , 并开始修家谱 , 记载了嘉庆、光绪年间的一些事情 。
该村是长安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出现的村落之一 , 因为地处隋代时皇粮仓所在地的北侧 , 故名北粮村 , 后改为今名 。 清嘉庆《长安县志》已分为上北良、下北良二村 。 温国寺出土的铁碑也记载有北良村 。
『药王庙』【长安村落】——黄良街道上北良村
本文插图

地势南高北低 , 老堡子位于南边的高地上 , 南边和黄良村房屋相连 。 老堡子原有北门、南门和东门 。 北门是正门 , 上有门楼 , 门楼的额上有“洨水凝辉” , 下有“罗云章题” 。 过去门楼上经常有外来的乞讨流浪人员临时栖身 。 堡子外围有土打的村围墙 , 新中国成立前后门楼和围墙被拆 。
『药王庙』【长安村落】——黄良街道上北良村
本文插图
【『药王庙』【长安村落】——黄良街道上北良村】

出堡子门往西有一座“药王庙” , 占地一亩左右 , 前有门楼 , 后有三间大殿 。 大殿后边的土崖有药王洞 , 洞前贴崖建有三间厦房 , 洞里塑有药王孙思邈的塑像 。 农历的二月初二是药王庙的传统庙会日(而今改为三月二十三日)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在庙内的大殿办有私塾小学 。 20世纪60年代因为秋季淋雨过多 , 大殿和药王洞被毁 。 而今 , 药王庙的门楼虽然已经倒塌 , 但是遗址尚存 。 近年来 , 村里部分老人逐渐恢复药王庙 。
堡子的北门外有一间无量庙 , 里面敬着无量天尊(也叫无量祖师即真武帝君) , 庙后敬着菩萨 。
村民商业意识很强 , 过去村里比较穷困的人家在方圆各村买树剁成硬柴 , 用独轮车运往西安城里贩卖 。 还有村民曾经在药王庙里面开着发货铺子 , 从城里发来货物往山里贩卖 。 罗、杨、赵姓在西安的桥梓口开有粮食店 , 正月里农闲时节往城里贩粮食 , 回来时再捎上些农村需要的日用商品卖 。 过去当地人把这种形式“打贩挑” 。
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二三十户 , 共有十一顷土地 。 土改时 , 全乡平均分配土地 , 很多土地被分给黄良村 , 只剩下七顷多地 。 主产小麦、玉米 , 水稻 。 两年前 , 西安科技大学的高新学院和区绿化局先后落户村中 , 征占村里一些土地 。
一年之中村子有两个会日 , 初春三月初三3是无量庙会 , 也叫看娘会 。 农历的七月十九日是忙罢会 。
『药王庙』【长安村落】——黄良街道上北良村
本文插图

“农村要热闹 , 过年耍社火” 。 上北良村的社火叫“灯社火” , 也叫“马社火” , 主要是在晚上耍 。 过去村民家里有了喜事 , 例如牛、马等大牲口下了驹子 , 一般要搭台子请“小戏”庆祝 , 最常见的是皮影戏、木偶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