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国科学院《2019 高技术发展报告》观点述要 | 干货( 五 )
15、通过审视强人工智能有关争议 , 前瞻性地反思其可能引发的社会伦理及风险问题
近年来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 , 人们关于强人工智能相关议题 , 如“人工智能能否超过人类智慧”、“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会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威胁”等的讨论日益频繁 , 特别是霍金、马斯克等人近年来所强调的“强人工智能威胁论”更是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 反思“强人工智能”议题 , 对于全面认识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以及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王彦雨认为 , 当前 , 虽然社会各界对于“强人工智能是否会实现”这一问题依然存在较大争议 ,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 传统的人与技术人工物之间的“主客关系”受到挑战 , 未来 , 具有自主性、不可控性特征“非主非客”物将会产生 , 并对已有的社会体系形成冲击 。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强人工智能这一“新物种”所带来的挑战 , 前瞻性地反思其所可能引发的社会伦理及风险问题 , 基于“人类利益优先”、“安全可控”、“尊重人类的普适价值观”等原则来约束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 , 使人与机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
16、专家探讨世界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趋势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胡志坚研究员在《2019高技术发展报告》中对世界科学、技术、工业革命的趋势进行了分析 。 科学革命方面 , 当前世界正处于第二次科学革命的进程中 , 新的科学革命未见端倪 , 但是科学研究沿现有路径继续延伸难以取得进展 , 更多的科学家将科学研究的重心向下游转移 , 应用科学研究活跃、竞争激烈。 技术革命方面 , 世界正处于第五次技术革命波的后半段 , 技术革命的发生应该是在能量供应类技术革命和能量耗散类技术革命之间轮转的 。 信息技术是耗散类技术 ,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无人化演进 , 能量供应类技术将成为瓶颈 , 呼唤着新的能源技术 。 因此 , 第六次技术革命应该包含能量供应类技术革命 。 第六次技术革命有可能包括两个方面 , 即信息技术的再次革命和新的能源技术革命 , 或者两者的结合 。 工业革命方面 , 一次工业革命应该并不只包含一次技术革命 , 应该至少包含两次 , 即一次能量耗散类技术革命和一次能量供应类技术革命 。 现在处于第五次技术革命的后半段 ,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半段 。 当第六次技术革命完成时 , 即2090 年前后 , 第三次工业革命才完成 。
17、专家提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前景及政策建议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赵志耘研究员在《2019高技术发展报告》中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 , 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 。 2016 年以来 , 美、中、英、法等国相继制定或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战略 , 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机遇 , 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 。 2018 年以来 , 人工智能对产业变革的巨大潜力得到全球更加广泛认同 , 人工智能正在从少数大国竞争走向全球布局的新格局 , 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 大批智能产品、服务及应用不断涌现 , 智能产业发展掀起新浪潮 。
自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实施以来 , 我国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融合更加紧密 , 目前正在与安防、交通、医疗、教育等传统领域深入融合 , 预计到2020年 ,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 亿元 , 而融合发展带来的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 。 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打造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是目前我国发展智能经济的首要途径 。
未来 ,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仍然有诸多不确定性 , 且存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薄弱、顶尖人才缺乏、创新生态不足等问题 。 因此 , 针对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 我们还需关注及重视以下环节 。 一是要继续布局建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二是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三是要加强资源统筹、推动应用场景加快落地;四是要着力推动在重点民生领域的应用;五是要继续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 。
推荐阅读
- 『技术』走近科学之探秘信评技术
- 『软件』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郭耀:把握数字基建新机遇,积极推进软件定义基础设施建设
- 技术■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小间距LED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发布
-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统计局公布一季度GDP初步核算结果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13.2%
- 【技术】深创投与中金启辰领投中科微至:加速推动物流装备智能化
- 亦庄新城那些事儿@两块工业用地8600万成交,亦庄新城迎来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入住
- 『技术』深度解读!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趋势
- 「银行」银行智能风控系统是如何构建的?银行风控高层从技术上解读
- [指纹]光学指纹识别打入三星阵营 与超声波指纹的技术之争已看到结局?
- 「技术」LC Square|Miciro LED巨量转移时间缩短4倍,年内打造激光转移设备量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