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大平台竞争升级,陈永伟:疫情催化数字经济( 三 )


大平台的机会
未来数字经济会怎么发展呢?我们依然可以从以上讲到的几个层面去分析 。
第一个层面就是技术 。 这里要提到一个关键词——新基建 。 新基建到底什么?怎么来建?
到现在 ,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明确的答案 , 更多的都是民间的猜测 。 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是传统基建的老路 。
为什么呢?因为政府本身对于新基建其实也是很谨慎的 。 以住建部为例 , 作为执行部门 , 担忧在于 , 如果新基建的这笔钱到了 , 到底要去建什么?肯定是不能去建房子 , 那是不是可以建社区服务基础措施?比如智能化服务措施等?这是住建部的诉求 。 这个担忧所传递的信号就是新基建肯定不是原来的老路子 。 新基建的概念会更加宽 , 应该不光是硬基建 , 这也会涉及未来数字发展的技术逻辑 , 会对数字经济的结构产生很大影响 。
第二个层面就是要来关心一下大型平台企业到底会怎么做?他们在这段时间都没有闲着 , 都在忙非常多的事情 。 我们可以分企业来看 。
先看阿里巴巴 。 阿里巴巴其实很早就提出了商业操作系统的概念 , 在我看来 , 它的内涵其实和腾讯的产业互联网概念有很强的共性 。 大家都注意到前段时间 , 支持宝宣布全面转型数字生活开放平台 。 应该说支付宝一直在焦虑 , 2014年支付宝尝试社交 , 2016年又学今日头条做信息流 , 但是都没有成功 。 而现在支付宝完全改变 , 要从一个金融平台转型做城市的服务平台、服务业的数字服务平台 。
支付宝做数字服务平台 , 也有其背后很深的逻辑 。 一个逻辑是作为支付行业巨头 , 支付宝其实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 要如何守住江山 , 需要力量稳固地盘 , 服务业就是支付宝拓展的疆土;另一个逻辑是阿里巴巴其实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做服务业 , 以抗衡美团 , 但是并不成功 。 所以阿里巴巴借着这次疫情 , 让支付宝的数字化有了更多的可能 。
最近淘宝也做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 我们刚讲到疫情使得很多小企业陷入困局 , 对于淘宝来说 , 正好可以借机“收服”这些小企业 , 淘宝最近做了一个转型 , 类似于拼多多模式 。 应该说 , 在疫情期间 , 趁着企业需要 , 阿里巴巴及时把转型都做了 。
再看腾讯 。 腾讯的逻辑很简单 , 即推进产业互联网的逻辑 。 2017年马化腾提出产业互联网的概念 , 但概念提出后 , 其实下面并不明白产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 产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它有两个源头 , 一个源头是我们所谓的“industryinternet” , 工业互联网;另一个源头就是互联网的概念 。 腾讯的产业互联网 , 不是从企业服务开始的 , 而是从政府服务入手的 。 即为政府做好服务 , 通过政府的标准化来推动发展 。
比如 , 去年我去广州看腾讯的数字广东项目 , 城市监控系统做得很对政府领导胃口 。 所以腾讯的路子就是它在C端有长期的耕耘 , 以此来抓住政府的心 , 并通过标准化来推动B端 , 这是腾讯的原有策略 。
让腾讯没有想到的是 , 以前一个省一个省做的推广 , 在疫情期间不得不加快了脚步 , 也就是腾讯CtoG、CtoB的策略不断加快 。 有一个重要指标 , 腾讯云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 。 另外 , 企业微信最近也跑得非常快 , 这一点会给未来留下很多想象空间 。
总结来看 , 疫情中A、T大平台的举动非常频繁 , 一些新兴力量 , 字节跳动、美团等也在紧跟其后 , 整个市场的竞争应该说非常激烈 。
平台竞争成核心现象
这种格局之下 , 平台首先要面临商业层面的冲突 。 疫情期间 , 新市场很多 , 竞争也就很多 。 举个例子 , 现在各地都在推健康码 , 几大平台都在争着帮政府做健康码 。 健康码的争夺只是一个表面 , 它的背后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 当一个地区愿意把健康码业务交给某个平台 , 这就意味着获得了地方政府的信任 , 而这之后政府的数字基建可能就会被这个平台拿下 。 类似的商业冲突还会更多上演 , 比如阿里巴巴与美团的冲突、阿里巴巴与拼多多之间的竞争 , 都会在未来不断爆发 , 并且冲突会因为疫情而受到激化 。
另外一个竞争就是法律层面的竞争 , 例如阿里巴巴与京东之间“二选一” , 此类矛盾在疫情期间得到略微平缓后会再度爆发 。 此外 , 随着数字基建的出现 , 平台之间的矛盾就会加大 。 比如 , 一些企业会讲“我们是基础设施的提供商” , 而数字基础设施属于私人制造 , 具有私有产权 , 平台会允许竞争对手来加入吗?会对竞争对手一视同仁吗?疫情之前 , 数字基础设施并没有得到各个平台的重视 , 平台商们也没有突出自己基础设施的地位 , 但是疫情之下 , 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 法律纠纷、矛盾就会增多 。
疫情也为数字经济带来了更多的后续问题 。 第一个就是数据管理的风险 , 即数据被采集之后 , 很多部门都可以打着抗击疫情的需要 , 向平台要数据 , 若数据泄密 , 到底是谁的责任?另外数据隐私问题也会空前突出 。 当政府允许互联网平台获得数据 , 这是不是也意味着赋予了平台所谓数据垄断的权利?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出来 。
【「经济观察报」大平台竞争升级,陈永伟:疫情催化数字经济】第二个 , 基础设施的问题 。 互联网平台修建的基础设施 , 究竟应不应该开放 , 彼此竞争的企业之间应不应该开放?疫情把这个问题激化了 。 当一个地区让一个互联网平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 , 会产生很多问题 , 例如这几日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消费券政策 , 而杭州选择支付宝发放 , 广东则通过微信发放 ,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存在着问题 。 到底有没有问题 , 有什么问题?可能需要仔细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