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中国第一次核爆背后的秘密:一线科研人员食草充饥( 四 )
文章图片
但是 , 正在中国科技人员等待和盼望的时候 , 情况发展却不像想象的那样 , 1959年 , 来了一位苏联专家 , 可是 , 他对原子弹的技术问题却只字不提 , 怎么问他都 不说 , 就是重复一句话“你们都去工厂实习” 。 他的口袋里装着一本资料 , 上班拿出来看看 , 下班装着就走 , 从不让中国人接触 , 有人生气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哑巴 和尚” 。
到了1960年下半年 , 就连这个“哑巴和尚”也不来了 。 院领导正式传达了赫鲁晓夫的恶劣行径以及中央的决心:“自力更生 , 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 , 激起全院科技人员的义愤和奋发图强的激情 。
与此同时 , 国家为核武器研究院向全国选调科学家和技术骨干 , 得到全国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 选谁给谁 , 指谁调谁 , 不到一年的时间选拔了全国许多优秀的科技人员 , 先后来到核武器研究院 , 此时的研究院真可谓是人才济济 。
调来的国际上知名专家有: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 , 他是在英国获得两个博士学位和在英国担任教授的第一个中国人 , 著名物理学家、反西格马负超子发现者王淦 昌 , 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等 , 还有两弹元勋邓稼先和后来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 , 以及朱光亚、陈能宽、程开甲等 , 许多才华横溢的科技专家 , 他们放弃 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 , 排除了种种阻扰 , 毅然回到国内 , 隐姓埋名 , 默默耕耘 。 他们带领核武器研究院广大科技人员 , 施展智慧 , 奋力攻关 , 为我国研制原子弹成 功 , 作出了贡献 。
当时任核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 , 他在1946年和夫人何泽慧在法国居里夫人试验室 , 先后发现核铀裂变的“三裂变”、“四裂变”现象 , 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 响 , 并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核物理研究 。 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也不定期地前来核武器研究院参加学术讨论会 , 发表了不少宝贵的见解 。
核武器研究院在院长李觉将军的主持下 , 很快组建成三大部——理论部、试验部、总体部 , 排列出研制原子弹的各项技术关 , 分配到各研究室 , 再分工到各研究小组和个人 , 一场全面攻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激情之火 , 在核武器研究院燃烧起来 。
文章图片
很快 , 小型爆炸物理试验场、大型爆炸物理试验场和特种炸药车间相继建立 。 一到夜晚 , 各研究室仍然灯火通明 , 研究人员个个埋头钻研 , 孜孜不倦;大、小爆炸物 理试验场 , 惊天动地的试验爆炸声 , 遥相呼应 , 试验数据不断报来 , 一个个成果呈现出来 , 必须攻下的技术难关接连取得可喜的进展 。 各项理论研究和实际试验工 作 , 在热火朝天有条不紊地进行 。
四年 , 经历了不知疲倦的四年 , 忘我劳动的四年 , 也是为国献身的四年 。
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 攻关如此有成就 , 进展如此之快 , 出乎国内、国际上的预料之外 。
五、原子弹的重大技术关——同步聚焦被成功突破了
美国人在1945年制造出三颗原子弹 , 其中两颗是“内爆”型 , 一颗是“枪法”型 , 在广岛投下的是“枪法”型 , 在本国本土进行试验和在长崎投下的是“内爆” 型 。 据1960年美国《纽约时报》报道 , “内爆”型原子弹如果研制成功 , 就表明下一步可能研制出氢弹 , “内爆”型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原子弹 。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采用了“内爆”型 。 所谓“内爆”型是将大量高效能炸药起爆的能量压向内心 , 产生高温高压 , 将内心里的核燃料压缩后产生核裂变 , 释放出大量核能 。 但是 , 困难的问题在于炸药起爆后 , 能量并不是完全向内心压缩 , 而是向四周扩散 , 这就无法实现核裂变 。
推荐阅读
- 『』中国两大“绝密技术”,被盗始末
- @这三个人被国人痛骂,最终无一人当汉奸
- 「美景」中国各省的血统来源:你是谁的后裔
- 『部队』越南军刊:中国陆军是世界最可怕的军队!
- 「印度」1962年那场中印战争:为何中国很少提起印却刻骨铭心
- 公望■《富春山居图》曲折离奇的六百年
- [顾方舟]65年前一种怪病降临中国 一位科学家以身试药 一剂疫苗庇佑三代国人
- 办公室■揭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外号为何是“邱小姐”
- 战机@中国歼击机曾出口美国!对抗前苏联战机,国产型号至今仍在服役
- #隋朝#中国历史上最冤的王朝,灭亡的原因,竟然是自己过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