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术」笔造万端传千年:简论毛笔的名称及形制流变( 二 )

「古代艺术」笔造万端传千年:简论毛笔的名称及形制流变
文章图片
木管刻花卉诗句紫毫笔故宫博物院藏二、“枣心兰蕊动光彩 , 栗尾鸡距争奇雄”毛笔的形制演变经历了一个过程 。 董作宾认为甲骨文中的一些字“是用朱或墨写了未刻的文字 , 笔顺起讫 , 笔锋收敛 , 十分清楚 , 因而可以断定 , 殷代写字确是用精良的毛笔” 。 从形制来看 , 先秦至魏晋时期的毛笔笔杆细而长 , 顶部削尖;唐及两宋时期 , 笔杆变短 , 笔杆直径变大 。 从笔毫制作材料来看 , 早期毛笔制作主要采用兔毫等硬质动物毛 , 笔锋毛量少 , 偏细长;唐宋开始 , 不仅是兔毫等硬毫 , 而且羊毫等软毫笔亦开始流行起来 , 笔锋粗壮 。 毛笔形制的变化又同以下因素息息相关 , 比如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 人们主要是席地跪坐 , 或者是跪在床或榻上 , 书写用具主要是低矮的家具 , 这种书写姿势影响了持笔姿势 , 就是一手执简或纸 , 一手执笔而书 。 由于竹简和木简每片的宽度不会太大 , 因此笔尖要偏细尖才方便写字 , 另外笔端与书写载体的距离也直接影响到笔杆的长度 。 隋唐时期 , 垂足而坐的高坐具 , 如绳床等逐渐流行 , 高足大案开始使用 , 如此影响下 , 将手腕和肘伏在书案上书写是最省力的书写姿势 , 唐太宗提出“腕竖、指实、掌虚”可达到“锋正” , 就是针对高坐具提出的执笔姿势要求 , 太宗关于执笔姿势的阐释 , 就是五指执笔法的滥觞 , 五指持笔相比较三指持笔更加稳固 , 且书写坐具较高 , 因此唐代笔杆偏粗短也满足了这一书写姿势的要求 。 今天发现的战国时期墓葬中可见到不同形制的毛笔出土 。 如放马滩秦笔、睡虎地秦笔、包山楚笔、左家公山楚笔等 。 1936年 , 出土过一件朱笔书写的陶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片 , 笔迹清晰流畅 , 挥洒自如 , 只有富有弹性的毛笔才可以写出来 。 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15号墓木椁墓 , 发现战国时期楚国毛笔一支 , 竹制笔杆 , 笔头是上好兔箭毫 , 毛长2.5厘米 , 包扎在杆外围 , 裹以麻丝 , 髹漆 , 笔锋尖、挺 , 是抄写竹简木牍的好工具 。 1957年春 , 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内也发现了一支毛笔 , 竹竿兔箭毛 。 笔杆末端削尖 。 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楚墓 , 在二号墓中发现毛笔一支 , 笔杆是苇质的 , 较细长 , 笔毫有尖锋 , 上端用丝线扎紧 , 插入下端孔眼内 , 笔杆末端削尖 。 秦蒙恬对制笔工艺的改良主要采用“散卓法” , 用鹿毛、羊毛、狐狸毛和兔毛来制作混合毛的笔头 , 干木料做成笔杆 , 一头劈开数片夹入笔头 , 用麻线缠紧 , 涂漆加固 。 这一制作方法后来被带到了日本 , 可以视为目前正仓院所藏缠纸法毛笔技法的始祖技艺 , 两者制作工艺和形制上有近似处 。 「古代艺术」笔造万端传千年:简论毛笔的名称及形制流变
文章图片
(汉)居延汉笔甘肃省博物馆藏两汉及三国汉代在毛笔的制作形制上主要有三方面新发展:一是增强了笔杆的装饰性 , 尤其是天子用笔多对笔杆进行雕刻、镶饰 。 二是出现关于毛笔制作的著述 。 三是出现将新毛笔簪插在头上做装饰的“簪白笔” 。 汉代发现的毛笔实物较多 。 1931年 ,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河(弱水)地区汉代居延烽燧遗址 , 发现的一支西汉初毛笔 , 即汉居延笔 , 笔杆木质 。 1972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49号东汉墓中先后出土了两支毛笔 , 杆为竹制 , 刻有隶书“白马作”三字 。 外覆黄褐色狼毫 , 笔尖为紫色 , 笔杆上细下粗 。 又在同址2号墓 , 出土毛笔一支 , 笔杆竹质 。 笔杆上刻有隶书“史虎作” 。 1975年 , 在湖北江陵县凤凰山西汉初期的168号汉墓中出土一支毛笔 , 笔杆为竹制 。 在同址167号墓中也出土毛笔一支 , 与168号墓出土的毛笔基本相同 。 1979年在甘肃敦煌县马圈湾烽燧遗址发现毛笔一支 , 笔杆末端削尖 。 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中有一毛笔出土 , 连云港西郭宝汉墓出土的毛笔笔毫为兔毫 。 从先秦到两汉时期 , 毛笔的形制没有根本的变化 , 笔杆的长度、直径和笔毫长度基本一致 , 根据目前发现的文物实物归纳 , 其长度一般为18.2厘米至21.9厘米之间 , 直径0.4厘米至0.7厘米 , 笔毫长1.6厘米至2.5厘米 , 笔毫多为兔狼等硬毫 , 尖锐圆健 , 弹力好 , 笔杆上部削尖或较细 , 下端较粗 , 如史虎作汉笔、江陵凤凰山汉笔 。 三国时期魏人制作的“韦诞笔”闻名于世 。 「古代艺术」笔造万端传千年:简论毛笔的名称及形制流变
文章图片
(战国)毛笔长沙左公山出土魏晋南北朝此时是中国书法史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 , 也是著名书法家辈出的时代 , 书写工具与书法创作相辅相成 。 毛笔用于书画的功能有所提升 。 传为晋代王羲之所著《笔经》 , 其书写兰亭序的“鼠须笔” , 留名史册 。 魏晋南北朝毛笔实物 , 从书写载体与简牍形制判断 , 其特点大体延续汉制 。 唐唐朝社会经济极度繁盛 , 以安徽宣城制作的紫毫兔毛为原料的精制宣笔名噪一时 。 最初 , 这种用紫毫兔毛制作的笔笔锋较短 , 硬度高 , 存墨少 , 后期制作工艺逐渐成熟 , 在毛的处理上用熟制毛 , 使之变软 , 并做成虚锋、散毫 , 出现了锋长精柔的长锋笔 , 在书法风格上呈现出纵横洒脱的表现手法 。 在唐宋时期 , 也有很多著名的制笔名匠 , 如黄晖“鸡距笔” 。 白居易《鸡距笔赋》中说:“足之健兮有鸡足 , 毛之劲兮有兔毛 。 就足之中 , 奋发者利距;在毛之内 , 秀出者长毫 。 ”《汉书》颜师古注:“距 , 鸡附足骨 。 ”此时盛行的鸡距笔 , 笔杆粗壮而短 , 笋尖式笔头 , 鹿毫为柱心 , 麻纸裹住根 , 兔毫为外披 , 这是一种笔头形似鸡距的锋短犀利的毛笔 。 唐初的毛笔多依照旧制 , 每每以鹿毫、兔毫为柱 , 披之以羊毫 。 唐后期会昌间(公元841—847年) , 江西新淦出散卓笔 , 一改兼毫常式 , 纯用羊毫 , 毛笔的笔毫材料出现变化 。 受书法家推崇的陈氏和诸葛氏 , 尤其是诸葛高 , 在长锋柱心笔的基础上创制出“无心散卓笔” , 将笔的形制在技术上进一步提升 。 日本奈良的正仓院藏有数支唐代毛笔实物 , 据宫内厅出版的《正仓院宝物》整理毛笔藏品显示 , 这些毛笔笔杆偏短 , 且配有竹制伞形笔帽 。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古墓出土的唐代毛笔 , 笔杆粗短 , 笔头粗壮 。 宋辽金北宋时期 , 依然流行兔毫等硬毫笔 , 但羊毫已较为普遍使用 。 1988年在安徽合肥城郊宋墓发现五支毛笔 , 均为竹制 。 残存笔芯 , 是麻纤维丝制成的 , 属于长锋柱笔芯 。 枣心笔是宋代毛笔的形制 , 因笔头形同枣核而得名 。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 , 有文房图 , 可见当时毛笔的形制 。 苏轼对诸葛高的制笔工艺有过这样的评价:“惟诸葛高能之 , 他人学者皆得其形似而无其法 。 ”元代兰蕊笔是元代的湖州名笔 , 主要因笔头形似含苞待放的兰花花蕊而得名 。 随着文人画的发展 , 书画家追求“以书入画” , 注重写意 , 湖州产的长锋羊毫非常适应这一需求 , 且制作精良、分层匀扎 , 工艺严格 。 此时也形成了“尖、齐、圆、健”之“四德” , 成为评价一支好毛笔的公认标准 , 以善琏为代表的湖笔制作中心带动了江浙一带的制笔业繁荣 。 明清此时的毛笔工艺不仅讲究实用性 , 也更强调工艺性 , 在笔的观赏性和材质、款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 有羊毫、紫毫、狼毫、豹毫、猪鬃、胎毛等 。 在形制上出现了楂笔、斗笔、提笔、楹笔等大体型的毛笔 , 还有专门用于工笔绘画的小型毛笔 。 在笔杆的选料和工艺上更加考究 , 如竹木、金、银、瓷、象牙、玳瑁、琉璃、珐琅等 , 且配以镶嵌、雕刻工艺 , 使之成为一种工艺品 。 为了适应明清书画技法的多样化 , 制笔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