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原创 战国名将白起、李牧都是嬴姓后代,战功赫赫,然而皆为君王所诛杀( 三 )


《墨子 。耕柱》记载:“昔者夏后开 , 使蜚廉折金于山川 , 而陶铸之于昆吾 。是使翁难雉乙卜于白若之龟 。曰:‘鼎成……以祭于昆吾之虚 , 上饗 。’”蜚廉即费廉 , 是东夷族伯益的儿子;“翁”即伯益的“益”字之借;“难雉”即杀雉;“乙”通“以” 。夏启铸九鼎时使东夷蜚廉折金于山川 , 又使东夷族伯益杀雉以衅龟而卜 , 表明夏族支配与控制着东夷集团的神权、族权 。后来夏启又夺取了东夷有虞族的祭歌颂诗《韶》乐 , 并将其改造成《九(虬)歌》 , 即《夏歌》 。东夷有虞族以凤鸟为图腾 , 中原夏族则以虬龙为图腾 。
益最终被启所杀 , 除了益过于仁慈外 , 也与他没有实权 , 以及初掌东夷集团 , 麾下对其忠诚度不够有关 , 如此 , 伯益与启交战 , 伯益带领的所谓东夷部队 , 只能是嬴姓部族而已 , 或许有个别小部族参加 , 而最强大的偃姓部族或没有参加讨伐启的战役 , 或倒戈助启 , 这就注定了益失败的命运 。这是因为禹推荐皋陶为禹的嗣位者 , 因为皋陶不久去世而未遂 , 但皋陶之族与禹及子启还是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而且这种密切关系一直延续至很长时间 。有鬲氏是皋陶之后 , 偃姓之国 。当后羿代夏 , 夏人面临覆灭之际 , 作为皋陶之后的有鬲氏鼎力相助 , 是少康复国的大功臣 。
伯益死后 , “子孙或在中国 , 或在夷狄” 。
[伯益]原创 战国名将白起、李牧都是嬴姓后代,战功赫赫,然而皆为君王所诛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B、秦赵分流之赵郡李氏
嬴秦族大规模西迁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夏末商初 , 伴随着商夷联军西征主动进发到晋陕一带;一次是商末周初 , 在周公旦东征后被动迁徙到关陇一带 。秦夷与商夷同属东夷集团 , 皆以玄鸟为图腾 , 且陵墓形制、墓葬殉人、殉狗、使用腰坑等都有东夷文化色彩 , 应原为同一部落或为同一部落联盟 , 由于政治和文化上的同源 , 两者为近族 , 关系比较亲密 , 故在夏末(公元前17世纪) , 秦人去夏归商 , 发挥自己善驾驭的特长 , 助殷灭夏立有战功 。夏以后 , 秦人的祖先始终为殷奴隶主忠心效劳 , 因“遂世有功 , 以佐殷国” , 《史记》记载“嬴姓多显 , 遂为诸侯” , 秦不少首领被殷商奴隶主提拔重用 , 成为殷商的大臣 。
《史记●秦本纪》记载:大业娶少典之子 , 曰女华 , 女华生大费 。大费以“姚姓之玉女”为妻 , 生子二人:一曰大廉 , 实鸟俗氏;二曰若木 , 实费氏 。其玄孙曰费昌 。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 。其玄孙曰中潏……生蜚廉 。蜚廉生恶来 。蜚廉善走 , 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 。中潏之子蜚廉、蜚廉之子恶来都是效忠殷王朝的有名人物 , 古籍记载了他们助纣为虐的事 , 如《荀子●成相》:“世之灾 , 妒贤能 , 蜚廉之政任恶来 。”《吕氏春秋●当染》:“殷纣染于崇侯、恶来 。”
公元前11世纪 , 周崛起于西方 , 一举灭殷 , 秦人成为周人的奴隶 。当殷商被周人灭亡之际 , 嬴秦的首领也同殷纣王一起被杀 。《史记●秦本纪》曰:“周武王之伐纣 , 并杀恶来 。”恶来之父也为殷人殉葬 , 史记说:“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 , 还 , 无所报 , 为坛霍太山而报 , 得石棺 , 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 , 赐尔石棺以华氏 。死 , 遂葬于霍太山 。”
周初 , 武王死后 , 成王即位 , 商纣的儿子武庚发动大规模叛乱 , 被周公旦平定 , 参与叛乱的秦人先祖被迁往各地 。一部分迁往黄淮流域 , 这些嬴姓氏族后来在那里建立了一些小国 , 到春秋时有的还存在 。一部分则被迁往西方 , 原来在殷商西陲的一部分秦人祖先 , 因西周占据了殷人统治区 , 已被赶向更远的西周边陲 。这时又有被从东方迁来的部分嬴姓氏族 , 两部分加起来 , 就成为最大一支嬴姓氏族 。他们被西周统治者赶向遥远荒凉的黄土高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