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股神”巴菲特和普通人巴菲特( 二 )


文章图片
沃伦·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
1957年 , 巴菲特成立了一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投资俱乐部 , 初期管理资金为30万美元 。 他遵循老师格雷厄姆的理论 , 不停地在股市里寻找价值被低估的“烟蒂头” , 低购高抛 , 7年后他的资金管理规模已达到2200万美元 。
1965年 , 巴菲特收购了一家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濒临破产的上市纺织公司 ,
它后来转型为巴菲特唯一的投资平台 。
随着资金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 , 股市里已经没有那么多廉价的“烟蒂头”可以让巴菲特捡了 , 这时候 , 他幸运地遇到了终身的伙伴查理·芒格 。
吴晓波:“股神”巴菲特和普通人巴菲特
文章图片
在芒格的启发下 , 巴菲特意识到 , 与其以低价买烂公司的股票 , 不如以高价买被低估的好公司的股票 , 然后长期持有它们 。 他的价值投资理论因而成型 。 他曾经开玩笑地说 , 是芒格让他“从猩猩变成了人” 。
巴菲特价值投资最经典的一战 , 就是长期持有可口可乐 。
1988年 , 美国股市狂泄 , 巴菲特投入5.93亿美元重仓买入可口可乐 , 其后又两次增持 , 到十年后的1998年 , 他所拥有的可口可乐市值已升到134亿美元 , 一举浮盈近130亿美元 。 在其后的二十年 , 巴菲特没有减持一股可口可乐 , 靠稳定的增长和每年的分红 , 可口可乐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压舱石” 。
可口可乐符合巴菲特心目中的“最理想的资产” , 其一 , 在通货膨胀时期能够创造出源源不断的产品 , 这些产品本身能够提价而保持其企业购买力价值不变 , 其二 , 是只需最低水平的新增资本投入 。
吴晓波:“股神”巴菲特和普通人巴菲特
文章图片

当然 , 比可口可乐更为理想的投资标的 , 其实是巴菲特本人 。 如果在他购买可口可乐的1988年 , 有人购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 , 然后一直持有至今 , 那么 , 三十年后 , 他的投资回报率是120倍 。
吴晓波:“股神”巴菲特和普通人巴菲特
文章图片


巴菲特一生蜗居小城 , 深居简出 , 不开坛授课 , 只是每年会亲笔给股东写一封信 。
1996年 , 商学院教授劳伦斯·坎宁安召集了一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 , 巴菲特和芒格亲自参与 , 然后根据研讨发言和巴菲特历年的致股东信 , 编成了一本《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
如果要学巴菲特的“法门” , 这是唯一原汁原味的教材 。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 , 首先投的是有价值的时代和有价值的国家 。
在2016年的致股东的信中 , 他曾算了一笔账 , 美国人口的年均增长率约为0.8%(出生率减死亡率的0.5%加上净移民率的0.3%) , GDP增长的平均值约为2% , 因此2%

GDP
整体增长产生大约1.2%的人均增长 。


这听上去并不令人印象深刻 , 但就一代人的时间(比如25年) , 这个增长速度会带来人均实际GDP 34.4%的增长 , 为下一代人带来惊人的1.9万美元的实际人均GDP增幅 。
如果是平均分配 , 一个四口之家每年可获得7.6万美元 。
吴晓波:“股神”巴菲特和普通人巴菲特


推荐阅读